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吳抒穎 廣州報道
2023年(nian)7月26日晚間(jian),恒大(da)汽(qi)車(00708.HK)發布了2021年(nian)及(ji)2022年(nian)業績公(gong)告(gao)。
21世紀(ji)經濟報(bao)道記者發現,恒大(da)汽車在(zai)這次業績(ji)公(gong)告中對(dui)其地產業務“洗(xi)了大(da)澡”。細看公(gong)司發布的(de)業績(ji)公(gong)告,有兩(liang)個數據(ju)值得注意。
一個是與前期發布業績公告的中國恒大一樣,公司以“會計處理變更”為理由,在2021年的業績公告中調減前期收入184億元;另一個是恒大汽車未經審計的2021年中報所披露當年上半年收入就有69億元,現經審計后2021年業績公告中全年收入金額僅為25億元,直接核減44億元,而2022年業績公告中經2021年的主營業務收入重述后僅為約0.7億元。
(恒大汽車2020年-2022年主要業績指標)
關于前者,業績公告中(zhong)顯(xian)示2021年恒大汽車收入的主要來源是“健康(kang)管理”。
據了(le)(le)解,“健(jian)康管理”其實就是在今(jin)年(nian)(nian)4月公告剝離(li)(li)的(de)汽車體系內47個(ge)養生空(kong)間項目(mu)。目(mu)前看,除(chu)了(le)(le)天(tian)津和南寧兩個(ge)項目(mu)外,恒(heng)大汽車已基(ji)本將體內地(di)產(chan)(chan)項目(mu)剝離(li)(li),2021年(nian)(nian)恒(heng)大汽車地(di)產(chan)(chan)業務(wu)銷(xiao)售收入約25億元,于(yu)2022年(nian)(nian)因計(ji)劃(hua)剝離(li)(li)地(di)產(chan)(chan)業務(wu)將其重新分類至“終止經營(ying)業務(wu)”進(jin)行核算。
在2022年(nian)(nian)(nian)業(ye)績公告(gao)金額上(shang),2022和(he)2021因剝離(li)業(ye)務(wu)分別(bie)虧(kui)損128億(yi)元(yuan)和(he)289億(yi)元(yuan)。而后(hou)者則很(hen)明顯地(di)(di)體現了企(qi)業(ye)的“決絕”,通過“提前(qian)確認收(shou)入(ru)”的部分將地(di)(di)產項目原來虛增的收(shou)入(ru)一次性計入(ru)到2021年(nian)(nian)(nian)及2022年(nian)(nian)(nian)的虧(kui)損中。
從調(diao)(diao)減金額絕對值上看,恒大汽車(che)的業績公告無法與(yu)中國恒大相(xiang)比,且大額調(diao)(diao)減可能是因(yin)為恒大汽車(che)原地產(chan)板塊(kuai)(kuai)與(yu)恒大集團地產(chan)管理情況相(xiang)類似甚至相(xiang)混同,從肇(zhao)因(yin)上可以歸咎為恒大集團“提前確認(ren)收入”的所謂“企業文化”傳承到了恒大汽車(che)地產(chan)板塊(kuai)(kuai),與(yu)其造(zao)車(che)業務并無直接關(guan)聯。
在作為市場傳(chuan)聞許家印眼中“救命(ming)稻草”的(de)(de)恒大汽車(che)正勉力維(wei)持造車(che)業務的(de)(de)情況(kuang)下(xia),將業績(ji)公(gong)告(gao)與此前剝離地產業務的(de)(de)公(gong)告(gao)放(fang)在一起對比(bi)著看,等于(yu)在會(hui)計上給恒大汽車(che)的(de)(de)地產板塊(kuai)洗(xi)了個(ge)“大澡”,也(ye)許是為其后續(xu)專心(xin)造車(che)提供“技術(shu)條件”。
這次“洗澡(zao)”可以(yi)從兩(liang)方面(mian)來(lai)看。
一方面(mian)(mian),恒大汽(qi)車原(yuan)地產項目負面(mian)(mian)影響幾乎(hu)歸零;從(cong)業務(wu)上(shang)至少(shao)實現了“去地產化”,也從(cong)某種層面(mian)(mian)上(shang)脫離(li)了母公(gong)司(si)的(de)“文化”,甚至意味著未(wei)來“去恒大化”存在著一定可能性。
另一方面(mian),2021年賬面(mian)營收重新核算(suan),而恒(heng)大(da)汽車在(zai)2023年3月22日的(de)公告預測(ce)到(dao)2026年前無杠桿自由(you)現金流都將為負,盡管其在(zai)困(kun)境中(zhong)艱(jian)難(nan)(nan)實現恒(heng)馳5量產,但面(mian)臨近期疑似停產風(feng)波(bo)、未(wei)來仍需大(da)量資金持續(xu)投(tou)(tou)入等不利因素,亟需吸(xi)引有實力、有意愿的(de)戰投(tou)(tou)與企業(ye)一同(tong)從(cong)零開(kai)始,難(nan)(nan)度不可謂不大(da)。
從2021年初市值超7千億(yi)港元到停牌(pai),再(zai)到如今的(de)“洗大(da)澡”,恒(heng)大(da)汽車現在處在暫時(shi)平靜(jing)的(de)風暴眼(yan)之中,即使后續在香港聯交(jiao)所復牌(pai),周(zhou)邊也將充滿各(ge)(ge)種不確定性,面臨市場對其原地(di)產(chan)業務(wu)是否涉及財務(wu)造假(jia)的(de)各(ge)(ge)種疑問,也許只(zhi)有專注造車的(de)業務(wu)、直面市場的(de)殘酷(ku),最終實現可持(chi)續經營(ying)的(de)“華山一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