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董鵬 成都報道
近期,北向資金(jin)開(kai)始(shi)連續買(mai)入行業龍(long)頭(tou)。
6月14日,Wind最新數據顯示,北向資金在天齊鋰業的持股比例(占自有流通股本)達7.16%,僅次于今年5月中旬的高點,處于歷史次高位。
相比之下,港資持股數據更為連續的贛鋒鋰業,上述北向資金持股比例已達11.69%,逼近近一年以來的高位。
回溯(su)北向(xiang)資金動向(xiang),今年(nian)4月底便已經開始逆(ni)市增持鋰(li)礦(kuang)龍頭,領先(xian)于二季(ji)度基本(ben)面的(de)鋰(li)價(jia)反彈。

不過,截至目(mu)前(qian),北向(xiang)資金增持力(li)度(du)較大(da)的(de)也只是集中在“鋰業(ye)雙雄”,鹽(yan)湖股份、中礦資源等其他同業(ye)公(gong)司尚未出現明顯(xian)流(liu)入。
而上(shang)述資(zi)金(jin)有所動作前,鋰(li)礦(kuang)板塊(kuai)已經低迷近一年時(shi)間。
以(yi)贛鋒(feng)鋰業為例,公司股價高點(dian)出現(xian)在2021年9月(yue)1日,彼時曾(ceng)一度達到159.98元(前(qian)復(fu)權)。
而在今(jin)年(nian)4月下(xia)(xia)旬時,其股價已(yi)經只(zhi)剩(sheng)下(xia)(xia)了一個零(ling)頭(tou)(tou),最低跌至59元,區間最大跌幅達(da)63.12%。從超過3000億元的總市值(zhi),縮水(shui)到(dao)當前(qian)僅有1200億元出頭(tou)(tou)。
與之相伴的(de)是,上(shang)半年行業景氣度的(de)快速下滑(hua),以及二(er)級市場對其今(jin)年盈(ying)利預期的(de)下調(diao)。
2022年,贛(gan)鋒(feng)鋰業歸母凈(jing)利潤為205億元(yuan),每股收益為10.18元(yuan)。
另據Wind最新數據顯示,賣方(fang)機(ji)構對該公司(si)2023年的(de)利潤預期值為142億元,對應每股收益為7.05元。
若按(an)照上述預期值來看(kan),贛鋒鋰業(ye)當前(qian)估值已(yi)經降至8.9倍(bei)。
當(dang)然(ran),前提是今年能夠實(shi)現7元(yuan)的(de)每(mei)股收益,該公司今年一季度盈利已經開(kai)始下降(jiang),當(dang)期每(mei)股收益降(jiang)到(dao)了1.19元(yuan)。
與2022年同期相(xiang)比(bi),今(jin)年二季度鋰鹽均價下降明顯。
根據(ju)上海有(you)色數(shu)據(ju)統計可(ke)知,今(jin)年(nian)二(er)季(ji)度(截至6月7日(ri))電池級(ji)碳酸鋰、氫氧化鋰均(jun)價分別為每噸23.52萬(wan)元、25.13萬(wan)元,去年(nian)二(er)季(ji)度時(shi)該均(jun)價均(jun)超過47萬(wan)元。
疊加一季(ji)度成本端抬升明(ming)顯的影響,公司(si)二(er)季(ji)度盈利情況也不容(rong)樂觀。綜合上半年(nian)鋰鹽市場的價、量表現(xian),想要達到上述盈利預期(qi),還需(xu)要依賴下半年(nian)的需(xu)求端表現(xian)。
而就(jiu)當(dang)前(qian)業(ye)內預期來看,短(duan)期內需(xu)求好轉的(de)判斷繼(ji)續維持。經(jing)歷過4月(yue)份的(de)低迷后,鋰電產業(ye)鏈的(de)年內底部已(yi)經(jing)大致可(ke)以確(que)定。

僅以正極環節作為(wei)觀(guan)察(cha)對(dui)象。百川盈孚近期更新數(shu)據顯示,今年5月(yue),國內磷酸鐵(tie)鋰產量(liang)約為(wei)13.24萬(wan)噸(dun),較4月(yue)環比增長(chang)61.91%,同(tong)期三元(yuan)材料產量(liang)約為(wei)4.82萬(wan)噸(dun),環比增長(chang)11.32%。
三元(yuan)和鐵鋰(li)產量恢(hui)復上(shang)的差異,也與本報前期(qi)調研情況相符。
6月初便有業(ye)內人士反饋稱,“相比于三元電池(chi),磷酸鐵鋰企業(ye)開工(gong)率(lv)表現更好(hao),主要(yao)是有儲能(neng)市(shi)場(chang)的需(xu)求支撐力度較(jiao)強,動力電池(chi)市(shi)場(chang)需(xu)求至今還(huan)未出現明顯(xian)好(hao)轉,下(xia)半(ban)年需(xu)要(yao)關注車企價格(ge)戰、新能(neng)源汽(qi)車下(xia)鄉。”
考慮(lv)到下半(ban)年汽車(che)消費(fei)旺季來臨等因素,鋰電業(ye)(ye)終端需(xu)求表(biao)現至少不會比一季度更差,那么(me)年內行(xing)業(ye)(ye)低點也可以(yi)隨之確定(ding)。
年(nian)內低點的確立、對下半年(nian)需求(qiu)端較(jiao)好的預期(qi),以及(ji)上市公(gong)司(si)相(xiang)對合理的估值水平,或許成(cheng)為了北向資金(jin)近期(qi)集中買入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