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第十(shi)三次黨代會報告提出,全面(mian)加強現代化基(ji)礎設施(shi)體系建設,不斷塑造高質(zhi)量發展新的(de)戰略優勢(shi)。
作為區域(yu)聯動(dong)發(fa)展的“大(da)動(dong)脈”,高鐵是基礎設施(shi)建設的一(yi)大(da)重點(dian)。
近年(nian)來,廣(guang)東高鐵發展駛入“快(kuai)車道”。深湛鐵路江湛段、梅(mei)汕高鐵、贛深高鐵等(deng)建成(cheng)通(tong)車,拉近了各大城市間的時空距離,也大大提升了人們的幸福感。

“十(shi)三五(wu)(wu)”期間,廣東多層次鐵(tie)路(lu)網絡加快形成,鐵(tie)路(lu)運營里程達4888公里。高速(su)鐵(tie)路(lu)建設加快推(tui)進,五(wu)(wu)年(nian)新(xin)增里程704公里,總里程達2065公里,位居全(quan)國(guo)前列,計劃到(dao)2025年(nian)達3600公里。
2018年7月1日,深湛(zhan)高鐵(tie)江門至湛(zhan)江段正(zheng)式通(tong)車,粵(yue)西迎來高鐵(tie)時代,結束了陽(yang)江、茂名、湛(zhan)江三市不通(tong)高鐵(tie)的(de)歷史。
2018年9月23日,廣深港高(gao)鐵(tie)香港段(duan)通車(che)運營(ying),從(cong)香港到深圳最快14分鐘,到廣州最快47分鐘,大大拉近香港與內(nei)地(di)城市間的時空距離。
2019年(nian)10月11日,梅汕高(gao)鐵正(zheng)式開通運(yun)營,結(jie)束了(le)梅州不通高(gao)鐵的歷史,從梅州到深圳最快不到3個小時。
在“十(shi)四五”開局之年,贛深高鐵的通(tong)車(che)結束了河源不(bu)通(tong)高鐵的歷史,廣(guang)東邁(mai)入了“市(shi)市(shi)通(tong)高鐵”時代。

隨(sui)著高鐵新線的陸續加入,廣東高鐵版圖(tu)不斷延(yan)伸,“三(san)橫四(si)縱(zong)兩(liang)聯”省域(yu)交通主(zhu)骨架更加完善。
向(xiang)北是(shi)京廣大通(tong)(tong)道,加上贛深高鐵,打通(tong)(tong)了向(xiang)北和向(xiang)華東的通(tong)(tong)道。
向(xiang)東,深汕(shan)高(gao)(gao)鐵已經(jing)(jing)開通多年(nian),“十四五”時(shi)(shi)期在深圳(zhen)往廈門(men)的(de)基礎(chu)上(shang),建設(she)汕(shan)頭往漳州350公里時(shi)(shi)速的(de)高(gao)(gao)鐵,建成后,廣(guang)州經(jing)(jing)深圳(zhen)往福建、上(shang)海一路都是350公里時(shi)(shi)速的(de)高(gao)(gao)鐵。
向西,原有貴廣高(gao)鐵(tie)將從250公(gong)里時速提速到350公(gong)里時速;最快將在2024年(nian)底開通深(shen)圳經江門(men)、廣州到湛江350公(gong)里時速高(gao)鐵(tie)。
與此同(tong)時,“十(shi)四(si)五”期間,廣東將打造“一中心三(san)極(ji)點(dian)”綜(zong)(zong)合交通(tong)樞紐布局(ju)(ju),加快形成以粵港(gang)澳大灣(wan)區為中心,汕(shan)頭、湛江、韶關為極(ji)點(dian),軸帶支撐、多向聯通(tong)的綜(zong)(zong)合交通(tong)布局(ju)(ju)。
到2025年(nian)廣東基本實現“12312”出(chu)行交通圈,市民出(chu)行將更(geng)為方便快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