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鐘雨欣 北京報道
據網約(yue)車(che)(che)(che)監管(guan)信(xin)(xin)息(xi)交互系統統計,截至2023年4月30日(ri),全(quan)國(guo)共(gong)有309家網約(yue)車(che)(che)(che)平臺(tai)公司(si)取得網約(yue)車(che)(che)(che)平臺(tai)經營許可,環(huan)比(bi)增加2家;各地共(gong)發放網約(yue)車(che)(che)(che)駕駛員證540.6萬本、車(che)(che)(che)輛運輸證230.0萬本,環(huan)比(bi)分別(bie)增長3.4%、2.2%。網約(yue)車(che)(che)(che)監管(guan)信(xin)(xin)息(xi)交互系統4月份(fen)共(gong)收到訂單信(xin)(xin)息(xi)7.06億單,環(huan)比(bi)下降1.4%。
“入場者”在不(bu)斷增加,訂單量(liang)卻呈現下滑趨(qu)勢,行業(ye)競爭愈發激烈。21世紀經濟(ji)報道記者了解到,近期,濟(ji)南、珠海、東莞、深圳等(deng)地(di)紛(fen)紛(fen)發布了網約(yue)車(che)行業(ye)風險(xian)預警,提示公眾當地(di)網約(yue)車(che)市(shi)場運力(li)趨(qu)于飽(bao)和,建議謹慎(shen)入行。此外,三亞、長沙按下“暫(zan)停(ting)(ting)鍵(jian)”,前者自(zi)5月(yue)5日(ri)(ri)起,暫(zan)停(ting)(ting)受理網約(yue)車(che)經營許可及(ji)運輸證核發業(ye)務,后者自(zi)5月(yue)16日(ri)(ri)起,暫(zan)停(ting)(ting)受理網約(yue)車(che)運輸證新增業(ye)務。
趨于(yu)飽和的運力市場(chang)
《關于濟南市網絡預約出租汽車行業風險預警的通知》顯示,截至2023年3月底,濟南市共注冊69家網約車平臺企業,注冊網約車17800輛,取得網約車從業資格證的駕駛員35983人。受網約車及從業人員數量大幅快速增加等因素的影響,根據統計數據測算,目前網約車單車日均接單量不足10單。同時,網約車數量過剩、市場主體過多也對行業的安全生產造成不利影響。
“目前我市私家車保有量逐年增加,網約車市場運力已基本飽和,部分網約車平臺公司因訂單少致車輛閑置,部分巡游車也因難以實現預期收益而無人承運。”濟(ji)(ji)南(nan)市(shi)(shi)(shi)城鄉交通運輸局(ju)建議有意從事網(wang)約車經營的企業(ye)認真調研市(shi)(shi)(shi)場、深(shen)入了解政(zheng)策、謹慎投資該市(shi)(shi)(shi)網(wang)約車市(shi)(shi)(shi)場,以(yi)免造成經濟(ji)(ji)損失。
網約車數量過剩、網約車單車日均接單量下降的情況同樣也發生在其他城市。珠海市交通運輸局在發布網約車行業經營預警時透露,珠海市辦證網約出租車數量已近7500輛。據統計測算,2021年下半年,珠海市網約出租車日均營運流水等行業經營指標較2020年下跌約15%。“這充分說明珠海市網約出租車數量已經飽和,行業景氣情況逼近警戒紅線。”
珠海(hai)市交通(tong)運輸局建(jian)議即(ji)日起暫停下(xia)單購(gou)置(zhi)車(che)輛,避免重大投資(zi)損失。網(wang)約(yue)(yue)車(che)平臺公(gong)司應(ying)嚴格控制運力加盟商(shang)的(de)(de)(de)數量和規模(mo),建(jian)立健全風控體系,以免惡性(xing)競爭。有(you)關單位和個人在與(yu)汽車(che)租賃(lin)公(gong)司等網(wang)約(yue)(yue)車(che)運力加盟商(shang)簽(qian)訂租車(che)合同時,應(ying)認真閱讀與(yu)確(que)認合同條款,保(bao)障自身合法權益。確(que)需租車(che)的(de)(de)(de)建(jian)議選擇租賃(lin)時長較短的(de)(de)(de)方案(an),降低運營風險。切勿選擇“以租代購(gou)”等高風險用車(che)方案(an)。
珠海市交通運輸局表示,將不定期進行市場運行情況監測和線上線下服務能力檢查,不排除根據監測和檢查情況采取暫停辦理營運(平臺、車輛、人員)審批、撤銷許可等措施。
據東莞市2023年第一季度出租汽車市場運行指標信息監測報告,較2022年下半年,該市網約車數量增加2475輛,網約車駕駛員增加2974人。全市網約出租車單車日均訂單量約9.07單,網約出租車營收比2022年下半年下降,主要是進入3月份后出行需求相對減少,而網約車數量繼續增長。
東南大學交通法治與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顧大松告訴記者,在運力飽和、供大于求的情況下,如果依然有大量的“入場者”涌進,經營主體之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司機勞動強度加大,服務質量、收入水平下降,進而可能引發系列的問題,如司乘糾紛增加、存在安全隱患等等。
“對于車輛租賃公司而言,提前退租的司機增多,退租的時間實際早于合同約定的時間,可能會產生相應的糾紛。”顧大松補充道,“另外,在激烈競爭下,一些小型的網約車平臺面臨單量小、利潤低的難題,缺乏動力去完善合規工作,對人證、車證要求不嚴,對行業的合規化進程帶來消極影響。”
華南理(li)工(gong)大(da)學副教(jiao)授張全表(biao)示(shi),從(cong)城市交通(tong)管理(li)的(de)(de)(de)角(jiao)度(du)來看(kan),網約車單量降低,更多的(de)(de)(de)司機(ji)選擇在路邊停靠等待接單,可能(neng)造成一定程(cheng)度(du)的(de)(de)(de)交通(tong)擁堵。此外,租賃合同(tong)方(fang)面的(de)(de)(de)矛盾糾紛問(wen)題也(ye)時有發生,司機(ji)的(de)(de)(de)營收(shou)抵不上租金,提前取消租賃的(de)(de)(de)人達(da)到一定數量,也(ye)會對行業發展產生影響。
“發布風險預警信息,一方面是政府對網約車行業常態化監管的體現,另一方面也能讓從業者、投資者進入行業前有充分的評估和思考,理性地作出選擇。”張全說。
有城市按下“暫停鍵(jian)”
21世紀經濟(ji)報道記者關注到,除(chu)了(le)發(fa)布行業風險預警(jing)外,還有城市選擇(ze)按下(xia)了(le)“暫停鍵”,更直接地(di)進行調控(kong)。
據長沙交通運輸微信公眾號5月15日消息,更好地規范長沙市網約車行業發展,維護駕駛員合法權益,確保行業健康穩定,近期長沙市交通運輸局將在全市開展一次市場運力評估。自2023年5月16日起,全市暫停受理網約車運輸證新增業務,此前已受理的,按正常流程予以辦理。各網(wang)約車平臺嚴禁新(xin)增注冊未辦理(li)《網(wang)絡預約出(chu)租(zu)汽(qi)車運輸(shu)證》的車輛,并負責通知督(du)促與平臺合作的企業不得(de)以可辦理(li)《網(wang)絡預約出(chu)租(zu)汽(qi)車運輸(shu)證》為(wei)名,對外出(chu)租(zu)或(huo)售賣(mai)車輛。
在此之前,三亞市交通運輸局5月5日發布通告,暫停受理網約車經營許可及運輸證核發業務。暫停核(he)發的原因是當(dang)地近年來網約(yue)車平臺與車輛激增、運(yun)力趨于飽(bao)和,違規(gui)經(jing)營現象突出,目的是維護網約(yue)車行業市場(chang)秩序,保障乘客和其他(ta)經(jing)營者的合(he)法(fa)權益。
三亞市(shi)交通(tong)運輸(shu)局表示(shi),將對全市(shi)網約車行業(ye)運力規(gui)模進(jin)行評估,根據評估結果科學制定(ding)網約車運力發展規(gui)劃。相(xiang)關業(ye)務恢復時間另行通(tong)知。
那么,在地方實踐中,如何判斷網約車市場的飽和程度,實行運力動態調整?
去年12月,深圳市擬根據三項數據指標來決定是否新增網約車運輸證和平臺經營許可證,即網約車日均訂單量變化幅度、網約車單車日均訂單量、巡游出租汽車里程利用率。
具體而言,暫停新(xin)增觸發(fa)條件為以(yi)下3項(xiang)指標中有2項(xiang)及以(yi)上滿(man)足:網約(yue)車(che)(che)日均訂單量(liang)變(bian)化(hua)幅度(du)低于(yu)-10%,單車(che)(che)日均訂單量(liang)低于(yu)11,巡游車(che)(che)里程利(li)用率(lv)低于(yu)60%;恢復新(xin)增觸發(fa)條件為以(yi)下3項(xiang)指標連續2個月有任意2項(xiang)及以(yi)上滿(man)足:網約(yue)車(che)(che)日均訂單量(liang)變(bian)化(hua)幅度(du)大于(yu)等(deng)于(yu)10%,單車(che)(che)日均訂單量(liang)大于(yu)等(deng)于(yu)13;巡游車(che)(che)里程利(li)用率(lv)大于(yu)等(deng)于(yu)65%。
“市場調節+政府引導(dao)” 促進行(xing)業高質量發展
“網約車行業的信息化特征明顯,因此也需要信息化的監管方式。”顧大松表示。
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改革推進出(chu)(chu)租(zu)汽車(che)行業健康發(fa)(fa)展的指導(dao)意見》指出(chu)(chu),要(yao)根(gen)據大中(zhong)小城(cheng)市特點、社會(hui)公眾(zhong)多樣化出(chu)(chu)行需(xu)求和出(chu)(chu)租(zu)汽車(che)發(fa)(fa)展定位,綜(zong)合考慮(lv)人口(kou)數量、經濟發(fa)(fa)展水平(ping)、城(cheng)市交通擁堵(du)狀況、出(chu)(chu)租(zu)汽車(che)里程利用率等(deng)因素,合理把(ba)握出(chu)(chu)租(zu)汽車(che)運力規模及在城(cheng)市綜(zong)合交通運輸體系中(zhong)的分擔比例(li),建立動態監測和調整機制,逐(zhu)步實現市場調節。
上述《指導意見》要求,地方人民政府要“主動做好信息發布,回應社會關切”。顧大松進一步指出,過去更多強調的是許可、處罰、數量控制等措施,但面對網約車這樣的新業態,要將新型監管方式和傳統手段結合起來,特別是要在信息監測、信用體系建設等方面加大力度,逐步實現市場調節的目標。
“相對于發布預警信息的方式而言,暫停受理相關核發業務的影響確實是更大的。”顧大松表示,暫停之后,未來達到什么條件后可以再次開放、具體如何開放,這些都需要做好預案研究。此外,監管過程中還要注意“管制俘虜”的問題。
張全告訴記者,暫停受理相關業務,實際上是對整體運力規模進行有效控制。“目前來看,這算是力度最強、最直接的一種市場干預方法。”
“值得注意的(de)(de)是(shi),這肯(ken)定是(shi)臨時性的(de)(de),而不是(shi)長期的(de)(de),估(gu)計需要觀察一段時間之內整(zheng)個市場實(shi)際的(de)(de)平(ping)均(jun)接單量,待恢(hui)復到(dao)一定水平(ping)之后再正常發放。這也體現了(le)政(zheng)府的(de)(de)調控作用。”張全(quan)說。
此外,受訪專家均表達了網約車市場重回“出租車調控模式”的擔憂。
“我(wo)們擔(dan)心的(de)就(jiu)是(shi)又回到以前出租(zu)汽(qi)車數量(liang)調控(kong)的(de)老路,一旦把數量(liang)固定下來之后,很難再增加,形(xing)成僵化的(de)狀態(tai),或者暫停之后一直(zhi)開(kai)放不了。這樣一來,監管部(bu)門的(de)主(zhu)動(dong)性也會受到影響。”顧大松表示。
顧大松認為,在采取暫停核發相應許可的措施之前,應充分考慮多樣化的監管方式,比如通過服務質量測評完善退出機制、探索更合理的定價機制等等。“慎重(zhong)地采取直(zhi)接暫(zan)停的措施(shi)。”
在張全看來,市場如果沒有很明顯的門檻或者護城河的話,大家都能輕松進入,之后的內卷是很難避免的。“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走回原來巡游出租車市場完全由政府來掌控運力指標的道路。我認為比較好的方式還是建立預警機制,以及適時適當地結合臨時性暫停相關許可發放的措施,進行動態規模調控。”
“監管部門還是要把握網約車作為新業態的運行邏輯,理解平臺企業和司機之間的關系,并從中進行協調。”張全表示,市場要想能夠自發調節供需,最重要的一個要素就是信息。問題在于,網約車市場的信息是不對等的,租賃公司、消費者和司機憑自身的力量很難全面地掌握相關信息。這個時候政府確實要參與信息發布,或采取一些調控手段來糾正市場的不完備之處。
顧大松坦言,“實(shi)現出租(zu)汽(qi)車市(shi)場(chang)調節的目標,可以說是世界性的難題,其實(shi)是蠻考驗監管治理水平的。”
他分析道,目前來看,在新型監管方式應用上還有很多工作可以做。另外,網約車監管仍以交通部門為主,還需要諸如人社部門、價格主管部門等多方努力,更好地保障交通新業態從業者權益,避免惡意低價競爭、“劣幣驅逐良幣”等等,協同監管是未來很重要的方向。
同時,企業(ye)(ye)作為市(shi)場主體要(yao)有“底線(xian)(xian)思維(wei)”,守好(hao)安全底線(xian)(xian)。行(xing)業(ye)(ye)組織則可以積極建(jian)設行(xing)業(ye)(ye)標準,做好(hao)信息發(fa)布工作,推(tui)動行(xing)業(ye)(ye)自律。市(shi)場調(diao)節和(he)政府引導相(xiang)結(jie)合(he),行(xing)業(ye)(ye)積極參與(yu),共同促進行(xing)業(ye)(ye)高質量發(fa)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