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左茂軒 報道
3月24日晚間,北(bei)汽股份(fen)(01958.HK)發布了2022年財報。
財報顯示,2022年(nian),北(bei)汽股份實(shi)現(xian)營業收入1904.6億元,同比增長8.3%;歸母凈利潤41.97億元,同比增長8.8%。
2022年,北汽股份旗下四(si)個整車業務板塊(kuai)合(he)計銷售整車94.7萬(wan)輛(liang),同比下滑8%。
其中(zhong),北京(jing)奔(ben)馳銷(xiao)量(liang)為58.2萬輛(liang),同(tong)比(bi)增長5.5%,是北汽旗下(xia)唯一取得銷(xiao)量(liang)增長的板(ban)塊(kuai)。北京(jing)品牌(pai)批(pi)發(fa)銷(xiao)售(shou)7.2萬輛(liang),同(tong)比(bi)微(wei)降0.7%;北京(jing)現代整車銷(xiao)售(shou)25萬輛(liang),同(tong)比(bi)下(xia)滑30.7%;福建奔(ben)馳銷(xiao)量(liang)為3.3萬輛(liang),較上年減少(shao)約4千(qian)輛(liang)。
北京奔馳仍然是北汽股份最大的收入和利潤來源。
2022年,北(bei)汽股份(fen)與(yu)北(bei)京奔(ben)馳(chi)相關的(de)收入達1831.5億元(yuan),同比上升9.0%,主要(yao)原因為(wei)北(bei)京奔(ben)馳(chi)銷量上升及高(gao)價值車型占比增加影響。北(bei)京奔(ben)馳(chi)貢(gong)獻了北(bei)汽股份(fen)96%的(de)營收。而與(yu)北(bei)京品牌相關的(de)收入為(wei)73.08億元(yuan),同比下降8.1%。
毛利方面,2022年,北汽股份的(de)毛利達到(dao)423.34億(yi)元(yuan),同比增(zeng)長(chang)12.5%,這(zhe)同樣是(shi)得益于北京(jing)奔馳的(de)強大的(de)市場競爭力。
2022年,北京奔(ben)馳(chi)的(de)毛利(li)高達473.96億(yi)元,同比增長12.2%;毛利(li)率從2021年的(de)25.2%上升至2022年的(de)25.9%,主(zhu)要原因(yin)為銷量上升及車型結構變(bian)化影響。
北京品牌的(de)毛虧損則進一步擴(kuo)大,從(cong)2021年的(de)45.12億(yi)元擴(kuo)大至2022年的(de)50.38億(yi)元。
整(zheng)體而言,北(bei)(bei)京奔馳是北(bei)(bei)汽(qi)股份乃至整(zheng)個(ge)大北(bei)(bei)汽(qi)集團最(zui)大的(de)利潤奶(nai)牛,且(qie)是目前經營(ying)狀況最(zui)好的(de)整(zheng)車業務板塊。
北汽集團旗下另(ling)外A股整(zheng)車(che)兩家(jia)上(shang)市公司(si)此前已經發布了(le)2022年的業績預告。福田汽車(che)(600166.SZ)預計2022年實現(xian)凈利(li)潤0.56億(yi)(yi)(yi)(yi)元(yuan)(yuan),公司(si)將實現(xian)扭(niu)虧(kui)(kui)為(wei)贏,但扣非(fei)凈利(li)潤預計為(wei)-2.8億(yi)(yi)(yi)(yi)元(yuan)(yuan);北汽藍谷(600733.SZ)預計2022年凈虧(kui)(kui)損為(wei)52-58億(yi)(yi)(yi)(yi)元(yuan)(yuan),該公司(si)將連續3年虧(kui)(kui)損超50億(yi)(yi)(yi)(yi)元(yuan)(yuan)。
目前,北汽(qi)集(ji)團及旗下各大(da)汽(qi)車品牌均面臨著較大(da)的市場競(jing)爭壓力(li)。
根(gen)據(ju)中國(guo)汽(qi)車工業協會的數據(ju),2022年(nian),北汽(qi)集團的銷量在(zai)國(guo)內重點汽(qi)車集團中排名跌(die)至(zhi)第7,被比(bi)亞迪超越,且僅比(bi)吉利汽(qi)車高出2萬輛,差(cha)距并不(bu)大(da)。此外,北汽(qi)集團新能(neng)源汽(qi)車銷量未能(neng)進入國(guo)內車企集團前10。
作為國內最(zui)早發力新(xin)能(neng)源(yuan)汽(qi)(qi)(qi)車的(de)企業之一(yi),盡管北汽(qi)(qi)(qi)集團此前曾(ceng)取得一(yi)定新(xin)機,但在2020年以來的(de)新(xin)能(neng)源(yuan)汽(qi)(qi)(qi)車向(xiang)市場(chang)大面積普及的(de)階段中,暫時未能(neng)抓住市場(chang)增量機遇。
北京奔馳已經推出的EQA、EQB、EQC、EQE等電動車型銷量不及預期(qi),在高(gao)端豪華車市場面臨著特斯拉、蔚來、理(li)想等新勢力的沖擊。
現(xian)代(dai)汽車(che)(che)集團(tuan)雖然(ran)在(zai)2022年(nian)高居(ju)全球(qiu)車(che)(che)企銷量(liang)第三,但韓系(xi)車(che)(che)在(zai)中國市場(chang)的(de)競爭力走弱。盡(jin)管(guan)北京現(xian)代(dai)試圖通(tong)過調整(zheng)產品結構并加快推進(jin)數字化(hua)、智能(neng)網聯、自動駕駛等技術的(de)應(ying)用,來(lai)打造(zao)技術品牌形(xing)象以(yi)撕掉“性(xing)價比”標簽(qian),但想要重拾(shi)已經失掉的(de)市場(chang)份額難度頗大。另(ling)外,現(xian)代(dai)汽車(che)(che)在(zai)歐(ou)洲表現(xian)不俗(su)的(de)純電系(xi)列IONIQ暫(zan)未引入中國,在(zai)中國的(de)電動化(hua)轉型挑戰(zhan)不小。
自主業(ye)務板塊,雖然早(zao)早(zao)確定了新能(neng)源(yuan)轉型(xing)(xing)方向,但隨著新能(neng)源(yuan)汽車市場進入后補貼時(shi)代,提升產品和品牌(pai)在C端市場的(de)競爭力,是北汽電動化(hua)轉型(xing)(xing)路上(shang)的(de)迫切任務。
截至3月24日收盤,北汽(qi)股(gu)份每股(gu)報收2.15港元(yuan),市(shi)值(zhi)172.3億(yi)港元(y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