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 資訊通研究員萬倩倩 綜合報道 在碳(tan)達峰(feng)、碳(tan)中和的目標驅動下,氫能地位逐步提升(sheng)。11月23日,氫能源概念(nian)股繼續(xu)活躍。
截至發稿,氫能概念板塊內,漢鐘精機漲幅超5%,美錦能源漲超2%,濱化股份,大洋電機跟漲。拉長周期看,Wind氫能指數年初至今取得了33.82%的收益率。
消息面上,《重慶市支持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政策措施(2021—2023年)》日前出臺。事實上,在“雙碳”目標下,我(wo)國已有50多(duo)個地級(ji)市發(fa)布氫能產業規(gui)劃。
機構(gou)預計,到2025年,我國氫能(neng)產業產值將(jiang)達(da)到1萬(wan)億元;到2050年,氫能(neng)在(zai)我國終端能(neng)源體系中占比超(chao)過(guo)10%,產業鏈年產值達(da)到12萬(wan)億元,產業前景巨大。
政策有望持續加持
氫能產(chan)業的政策預期逐(zhu)步升溫。2020年以(yi)來,我國(guo)出臺(tai)了(le)一(yi)系列氫(qing)能(neng)(neng)相(xiang)關政策(ce),使我國(guo)氫(qing)能(neng)(neng)產(chan)業發展(zhan)政策(ce)框架得(de)到進一(yi)步完善。今年下半年以(yi)來,氫(qing)能(neng)(neng)產(chan)業的(de)政策(ce)預(yu)期逐步升(sheng)溫。8月(yue)底,中央(yang)五部委(wei)聯(lian)合啟動了(le)燃料電池示(shi)范(fan)應用的(de)工作,明確了(le)三大示(shi)范(fan)應用城市(shi)群和中央(yang)層面補(bu)貼的(de)具體機(ji)制(zhi)。
各地陸續出臺發展氫能與氫燃料電池產業規劃和地方補貼。據媒體報道(dao),在(zai)“雙碳”目標下,我(wo)國氫能(neng)產(chan)(chan)(chan)業(ye)發(fa)展(zhan)正步入快車道(dao),已有50多個地(di)(di)級市發(fa)布氫能(neng)產(chan)(chan)(chan)業(ye)規(gui)劃。據不完(wan)全統計,北(bei)京、河北(bei)、四川、山東、內蒙古(gu)等地(di)(di)出臺了專(zhuan)項(xiang)氫能(neng)整體產(chan)(chan)(chan)業(ye)發(fa)展(zhan)政策。

氫(qing)能產業頂層設計呼之欲出。10月12日,發改委網站消(xiao)息,國(guo)家發改委高(gao)(gao)技術(shu)司(si)曾組織(zhi)召(zhao)開系列座談會,圍繞氫能制備、儲存、運輸、加注以及終端利用等全產業(ye)鏈進(jin)行(xing)深入探討。有關方面(mian)一(yi)致(zhi)表示,氫能產業(ye)健康有序發展(zhan)(zhan)需要進(jin)一(yi)步(bu)強化頂層設計、加快技術(shu)創新(xin)、完善政策體系,努力實現高(gao)(gao)質(zhi)量(liang)發展(zhan)(zhan)。
市場空間廣闊、訂單提速
市場空間廣闊,應用場景豐富。中國氫能聯盟預測,到2030年,中國氫氣需求量將達到 3500 萬噸,在終端能源體系中占比為5%;到2050年,需求量將達到6000萬噸(相當于2020年的292.68%),在終端能源體系中占比為10%,產業鏈產值達到 12 萬億元/年。智研咨詢預計(ji)到2050年交運(yun)和工業(ye)是用氫的主要領域。

行業參與者逐步發力,氫燃料電池項目及訂單提速。2020年由于疫(yi)情和政策預期的影(ying)響,行業產出節奏放緩。但今年隨著(zhu)政策的落地(di),相關產業鏈,特(te)別(bie)是燃(ran)料電池(chi)車產業鏈,訂(ding)單(dan)顯著(zhu)增(zeng)加。進入11月以來,武漢(han)、浙江、成都、山東(dong)淄博、武漢(han)、石家莊等(deng)地(di)陸(lu)續新(xin)增(zeng)氫(qing)能客車采購訂(ding)單(dan)。

降本將成為氫能產業化的關鍵推手(shou)。氫能全產業鏈的高成本是目前制約產業化發展的因素。未來在綠氫制備、運氫儲氫、燃料電池電堆等關鍵領域,都有成本下降的空間。中信證券預計(ji)至2030年綠氫基本(ben)可(ke)以與化石(shi)能源制氫平價。
氫燃料電池車亮相并推廣
上海正式啟動燃料電池示范應用工作。11 月 11 日,上(shang)海城(cheng)市群(qun)燃料電(dian)池(chi)(chi)汽車(che)示(shi)范應(ying)用(yong)工作首次啟動(dong),標志著我(wo)國燃料電(dian)池(chi)(chi)發展正式進入示(shi)范應(ying)用(yong)階段(duan),下一步京津冀城(cheng)市群(qun)和廣東城(cheng)市群(qun)有望啟動(dong)具體措施。
冬奧會期間氫燃料電池車批量使用。11 月 12 日,豐田汽車(che)公司(si)向北京冬(dong)奧組委(wei)交(jiao)付北京 2022 年冬(dong)奧會和(he)冬(dong)殘奧會賽事服務(wu)車(che)輛,共計 2200 余輛。冬(dong)奧會和(he)冬(dong)殘奧會期(qi)間,豐田旗下第二(er)代 MIRAI 氫燃(ran)料(liao)電池(chi)車(che)開(kai)始批(pi)量(liang)使用,其中11月15日首批(pi) 140 輛已經到位。
車企發力,氫能汽車“上路”有望提速。第十九屆廣州(zhou)國際車(che)展上,廣汽、上汽、長城等主流車(che)企紛紛宣布將大力發展氫(qing)燃料電池(chi)汽車(che)并(bing)亮相真(zhen)車(che),海馬等地方車(che)企則(ze)正在加(jia)速氫(qing)能(neng)配套設(she)(she)施建設(she)(she)。
配置策略
億華通-U(688339.SH): 燃料電池系統龍頭,地區壟斷+產能充足
① 三季度由虧轉盈,營收同比增(zeng)長146%,主要(yao)受益于臨近冬奧(ao)會公司部分(fen)訂單完成(cheng)交付以及示范城市(shi)落(luo)地后對(dui)行業的推(tui)動作用。
② 地區壟斷+產能充足,公司(si)是冬奧會(hui)(hui)及示范城市(shi)群的明顯受益者(zhe)。2022年北京-張家口冬奧會(hui)(hui)計劃投入(ru)燃料電池車輛(liang)總計約 3000 輛(liang),截至目(mu)前兩(liang)市(shi)保有量總計805輛(liang),其中億華通系統供貨(huo)比例高達 99%。
美錦能源(000723.SZ):三(san)季度業績大增+積(ji)極(ji)布局氫能源領(ling)域
① 三季度業績大增:2021 年第(di)三季度,公司實現(xian)歸母凈利潤7.76 億元,同比增長97.37%,環(huan)比增長26.65%。
② 焦化主業盈利提升:公司年產 385 萬噸的華盛化工(gong)項(xiang)目(mu)中的焦(jiao)炭項(xiang)目(mu)已全部投(tou)產,主要產品產量有(you)望增加。
③ 積極布局氫能源領域,傳統(tong)能源轉型更進一步。
東方電氣(600875.SH):研制完成世界首臺百萬水電精品水輪機+正介入氫能源全產業鏈
① 發改委和(he)國(guo)(guo)家能源(yuan)局聯合發布了《關于開展全(quan)國(guo)(guo)煤電機組改造升級的(de)通知》,將大(da)幅提升國(guo)(guo)內市場對電站工(gong)程和(he)服務的(de)需求。
② 公司目前正介入氫能源全產業鏈。
冰輪環境(000811.SZ):深耕冷熱產業鏈(lian),布局(ju)氫能、CCUS長賽道
① 生產(chan)的燃料電池空壓機(ji)和氫氣循環泵已獲得中國(guo)通用機(ji)械工業協會(hui)的認證(zheng)。
② 公司碳捕集技術(CCUS)較為成熟,已(yi)服務(wu)多個行業客戶(hu)的(de)碳捕(bu)集、增壓(ya)提純(chun)、液化(hua)(hua)項目(mu),公司與萬華(hua)化(hua)(hua)學簽約(yue)碳捕(bu)捉(zhuo)運營(ying)服務(wu),通過運營(ying)服務(wu)不斷提升產品效率。
(報告來源:東吳證券、中信證券)
(本文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刊載內容來自持牌證券機構,不代表平臺觀點,請投資人獨立判斷和決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