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張敏 北京報道
近(jin)日(ri),基建(jian)企業陸續公布(bu)2024年(nian)上半年(nian)經營簡報。受各種因素影響,上半年(nian)基建(jian)企業的(de)新(xin)簽訂(ding)單(dan)規(gui)模有(you)漲有(you)跌(die),中(zhong)國(guo)(guo)中(zhong)鐵、中(zhong)國(guo)(guo)鐵建(jian)、中(zhong)國(guo)(guo)中(zhong)冶等巨頭均出現(xian)新(xin)簽訂(ding)單(dan)合同額同比下(xia)跌(die)的(de)情況。
與此(ci)同時(shi),旗下(xia)有地產業務(wu)的基建企業,其房地產業務(wu)普(pu)遍出現下(xia)滑(hua)。
到目前為止,基建企(qi)業(ye)尚未發布完整的半年報。但(dan)分(fen)析人士指(zhi)出,相比部(bu)分(fen)地方(fang)基建國企(qi)和建筑民企(qi),央(yang)企(qi)仍將保(bao)持業(ye)績(ji)的穩(wen)定性。
值得注意的(de)是,近期有4家基建央企出現(xian)管理(li)層人事變動。盡管多數為(wei)聘期到任(ren)后的(de)調整,分析(xi)人士認(ren)為(wei),重要管理(li)層的(de)變更,有可能對部分業務的(de)發展戰略(lve)帶來一定影響。
三家基建巨頭訂單下跌
截(jie)至7月31日(ri),八(ba)大基建央企均發布(bu)了今(jin)年(nian)二季度及上半年(nian)的(de)經(jing)營簡報(bao)。從(cong)簡報(bao)披(pi)露的(de)內容來看,上半年(nian)基建央企的(de)訂(ding)單表現并不一致(zhi)。
今(jin)年(nian)上半年(nian),中國建(jian)筑新簽合(he)同額(e)為(wei)2.48萬億元(yuan),同比增長(chang)(chang)10.00%。在占(zhan)據主流(liu)的(de)建(jian)筑業務中,房屋建(jian)筑、基(ji)礎設施的(de)訂單(dan)規模都有(you)增長(chang)(chang)。
從區域來(lai)看,境(jing)內業務仍然占據主體。境(jing)外業務規(gui)模(mo)雖(sui)然相對較(jiao)少,但上半(ban)年(nian)新簽合同總(zong)額(e)達(da)到(dao)1231億元,增速達(da)105.4%。
其他建(jian)筑(zhu)央企中(zhong),中(zhong)國電建(jian)、中(zhong)國能(neng)建(jian)、中(zhong)國交建(jian)、中(zhong)國化學上半年(nian)新(xin)簽合同(tong)額分(fen)別(bie)為6488.87億元(yuan)、7386.01億元(yuan)、9608.67億元(yuan)、2035.7億元(yuan),同(tong)比分(fen)別(bie)增長7.50%、14.35%、8.37%、10.00%。
但仍有(you)三家央企出(chu)現新簽訂單合(he)同額下(xia)降的情況。
上半年中國(guo)中鐵(tie)、中國(guo)鐵(tie)建的新(xin)簽(qian)合同額均突破萬億元(yuan),但與(yu)去年同期相比有(you)不同幅(fu)度(du)(du)的下滑(hua)(hua),中國(guo)中鐵(tie)的下滑(hua)(hua)幅(fu)度(du)(du)為15.3%,中國(guo)鐵(tie)建為19.02%。
另一家基建央企中國(guo)中冶,上半年新簽合同(tong)額6239.5億元,同(tong)比(bi)下降(jiang)6.6%;其(qi)中,冶金工程、工業制造(zao)業新簽合同(tong)額有(you)所(suo)增(zeng)長(chang),房屋建筑工程、市政(zheng)與基礎(chu)設(she)施工程則有(you)兩(liang)位數的降(jiang)幅。
總體來看(kan),2024年上半年八(ba)大建筑央企(qi)合(he)計新簽訂單7.89萬億(yi)元,同比下降(jiang)0.5%。
多家機構分析指出,在房地產投資下行還未見底、地方政府債務尚待化解的宏觀經濟環境下,上半年工程建設行業市場有所萎縮。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上半年建筑業新簽訂單14.91萬億元,同比下降3.4%。
此外,地方財政壓力較大、專項債發行進度緩慢,以及企業自身經營策略的調整,都是導致基建訂單下滑的原因。
值得注意的(de)是,房地產(chan)市(shi)場下(xia)滑(hua)的(de)影響(xiang)仍(reng)然不可忽視(shi)。旗下(xia)有(you)地產(chan)業務(wu)的(de)基建企業,其房地產(chan)業務(wu)普(pu)遍出現下(xia)滑(hua)。
今年上半年,中(zhong)國建(jian)筑的地產(chan)業務合(he)約銷(xiao)售額1915億元,同比下降20.6%;合(he)約銷(xiao)售面積655萬平方(fang)米,同比下滑(hua)33.2%。不(bu)過,中(zhong)國建(jian)筑上半年新(xin)增土(tu)地儲備370萬平方(fang)米,同比有所增長(chang)。
同(tong)期,中(zhong)國中(zhong)鐵(tie)、中(zhong)國鐵(tie)建的房地產業務銷售(shou)額分別為132.5億元、397.7億元,同(tong)比分別下降63.3%、25.5%。
到(dao)目前為(wei)止,基建企(qi)業尚未發布(bu)完整的(de)半(ban)(ban)年(nian)報,但從一些企(qi)業的(de)業績預告來看(kan),營收、利潤下滑的(de)情況繼續存(cun)在。比如,上(shang)半(ban)(ban)年(nian)重(zhong)慶建工歸母凈利潤虧損將達到(dao)1700萬元(yuan)到(dao)2000萬元(yuan)。
分析(xi)人士(shi)認為,這也意(yi)味著基建企(qi)業(ye)的業(ye)績分化情(qing)況將持續(xu)。相比部(bu)分地方基建國(guo)企(qi)和(he)建筑民企(qi),央企(qi)仍將保持業(ye)績的穩定性。
人事變動集中出現
今年年中,部分基建央(yang)企(qi)出(chu)現管(guan)理(li)層的人事變(bian)動。
7月30日,中(zhong)國(guo)中(zhong)鐵發布公(gong)告稱,根據第五屆(jie)董事會第四十三次會議,聘任黃超為(wei)公(gong)司副總裁。
47歲的黃超是(shi)正高級工(gong)程師(shi),1999年參加工(gong)作起(qi),一直在中鐵體(ti)系內任(ren)職。目前擔任(ren)中鐵第(di)一勘察設(she)計院集(ji)團有限公司(si)黨委書記(ji)、董事長(chang)。
同日(ri),中國鐵建也發布公告,聘(pin)任(ren)陳(chen)志明、黃昌富、李(li)興龍、楊哲(zhe)峰等四(si)名副(fu)總裁,此前,四(si)人均(jun)在中鐵建體系內長期(qi)任(ren)職(zhi)。
值得(de)注意的(de)是,李(li)興龍是中(zhong)(zhong)國鐵建(jian)房(fang)地產集(ji)團有(you)限公司、黨委書(shu)記。升任中(zhong)(zhong)鐵建(jian)副總(zong)裁后,他將從原有(you)的(de)職位上卸任。但目前中(zhong)(zhong)鐵建(jian)尚未公布其接替人(ren)選。
在八家建筑央企中,中鐵建的房地產業務規模僅次于中建,今年上半年,中鐵建新增土儲(建筑面積)超過三成,表現出較強的增長態勢。一位不具名的房地產分析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民營房企式微的背景下,中鐵建在房地產業務上頗具野心,換帥后,這種野心能否持續,值得進一步觀察。
此前的(de)(de)7月(yue)27日,中(zhong)國交建聘任劉永昶為(wei)董秘(mi),劉永昶的(de)(de)現任職(zhi)務為(wei)公司財(cai)務總監(jian)。
近期最受關注的一則人(ren)事調整發生在中(zhong)國能(neng)建。根據董事會決議,中(zhong)國能(neng)建聘任倪(ni)真為(wei)公司總經理(li)。倪(ni)真生于1971年,曾(ceng)在中(zhong)鐵建體(ti)系內長期任職,還曾(ceng)執掌(zhang)過(guo)中(zhong)鐵建的地產業務。
此前,中國能建中電工程新(xin)能源公司(si)總經理發生變(bian)更,王永吉(ji)就任(ren)。
值得(de)注(zhu)意的是(shi),這(zhe)些(xie)人事變(bian)動(dong)均為(wei)聘期到任后的正常調整,其中(zhong)不少人系因年齡問(wen)題去職。
一位基建央企(qi)相關人士向(xiang)21世紀經濟(ji)報道(dao)記者(zhe)表示(shi),基建央企(qi)大多(duo)在國家戰(zhan)略層面(mian)承擔一定的(de)責任(ren),公司的(de)發(fa)展戰(zhan)略也(ye)相對(dui)穩定。因此(ci),人事變化(hua)不(bu)會(hui)對(dui)公司發(fa)展帶來根本(ben)性的(de)影響。
但他同時指出,新的管理者可能帶來不同的管理風格和戰略思路,可能會影響部分非主營業務的發展。至(zhi)于此輪(lun)基建央企管理層(ceng)調整的潛在影響(xiang),具體(ti)仍需(xu)觀察(ch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