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鐘雨欣 王俊 北京報道
5月(yue)7日,“百度副總裁稱員工(gong)鬧分手提離職(zhi)我秒批”登上熱搜。該話(hua)題的主人公(gong)璩靜,自(zi)稱為百度副總裁、公(gong)關(guan)一(yi)(yi)號位,從發第(di)一(yi)(yi)條視頻至(zhi)今約一(yi)(yi)周時間,她發布(bu)了(le)“誰(shui)掙錢(qian)多誰(shui)買單(dan)”、“公(gong)關(guan)人春節周末沒(mei)有假期(qi)”、“職(zhi)業女性對于家庭的最(zui)大遺憾”等多條短(duan)視頻,目前粉(fen)絲(si)量96.2萬。
細細研究“公關一號位”璩靜的短視頻,涉及勞工關系、職場女性、人際交往,每一個都是流量風口。不僅如此(ci),璩靜還(huan)積極在評論區與網友互動,不乏針鋒相對,在“公關(guan)人春節周(zhou)末沒有(you)假(jia)期”這條(tiao)下(xia),有(you)網友評論違反勞動法(fa),璩靜回應“哪(na)一條(tiao),您說(shuo)(shuo)說(shuo)(shuo)”。
注意力永遠是數字時代的稀缺資源。互聯網流量見頂雖早已成了舊詞,但如何博取流量是永遠時興的課題。
隔壁小米雷軍已(yi)化身“雷布斯(si)”,小米汽車發布會賺得盆(pen)滿(man)缽滿(man);“紅衣教主”360周鴻(hong)祎做起(qi)短視頻網(wang)紅,8分鐘賣(mai)出990萬二(er)手車.......
大佬親自下場、塑造(zao)個人IP、制造(zao)話題、網紅化、短(duan)視(shi)頻(pin)化,似乎是大廠賺取流量、煥(huan)發(fa)新機的新思路。只不(bu)過這(zhe)次百度翻了車。
截至發(fa)稿(gao),百(bai)度尚未對璩靜(jing)的(de)身份做出回應。
百度副總裁的短視頻7日
璩靜(jing)發布的視頻中,爭議最大、登上熱搜(sou)的為“員工鬧分(fen)手提(ti)離(li)職我秒批”,璩靜(jing)表示(shi)和員工只(zhi)是雇傭關系(xi),沒有義務去(qu)了解(jie)員工個人情(qing)況。
5月(yue)4日(ri)至5月(yue)6日(ri),璩(qu)靜連發3條視(shi)頻,分別是“誰掙錢(qian)多(duo)誰買單”、“公(gong)關(guan)人春(chun)節周末沒有(you)假期”、“職(zhi)業女性對于家庭(ting)的(de)最大(da)遺憾”,并稱自(zi)己“記(ji)得給(gei)同事買禮(li)物,卻忘了給(gei)兒子說(shuo)生日(ri)快樂”,引發網友吐槽,其(qi)中還包括對百(bai)度企(qi)業價(jia)值觀(guan)的(de)質疑,有(you)網友稱“希望社會不要倡(chang)導這種價(jia)值觀(guan),不正常。”
自稱“公關一號位”,璩靜顯然熟稔流量密碼,幾則短視頻從選題、標題到內容,都踩在流量風口。選題切中目前社會關注,從職場環境、性別困境到勞工關系、人際交往。標題雖精簡卻點題,“員工鬧分手提離職我秒批”中,分手、離職、秒批,有動作有情節。
視頻雖然為個人(ren)口述(shu),但內(nei)容豐富,有(you)矛盾沖突(tu)亦有(you)個人(ren)風格(ge),比如稱(cheng)自己“空降百度(du)擔任副總(zong)裁時,曾遭到(dao)下屬妻子(zi)的300封(feng)舉(ju)報信攻擊”;再比如稱(cheng)“我比你(ni)(ni)大(da)十幾二(er)十歲、也有(you)兩個孩子(zi),我也沒(mei)(mei)喊累,你(ni)(ni)有(you)什么資格(ge)說你(ni)(ni)老公需(xu)要(yao)你(ni)(ni)回(hui)去。要(yao)回(hui)去就回(hui)去,以后升職級、漲薪(xin)就沒(mei)(mei)你(ni)(ni)什么事了(le)。”
成功的個人IP必須與(yu)用戶(hu)產(chan)生(sheng)互(hu)(hu)動才(cai)會(hui)有聯(lian)結度(du)。璩(qu)靜積極與(yu)網友互(hu)(hu)動,比(bi)如在(zai)評(ping)論回應魏則西事件;也(ye)會(hui)唇槍舌(she)戰互(hu)(hu)懟。
從制(zhi)作(zuo)話(hua)題(ti)到成為話(hua)題(ti),璩靜(jing)用了短(duan)短(duan)7天(tian)時間。5月7日,“百度副總裁(cai)稱員工鬧分手提(ti)離職我秒批”一詞(ci)登上熱搜(sou),此(ci)后(hou),圍繞著璩靜(jing)短(duan)視頻內容(rong)、折射的(de)價值觀以(yi)及背后(hou)的(de)百度公司,形成了新的(de)討論漩渦。
7日中午,璩靜抖音賬號所有作(zuo)品已不對(dui)外展示。
值得一提的是,璩靜還陷入“買賬號”風波,網友質疑其買粉做數據。21記者登錄新抖網頁查看到,除了璩靜本月發布的5條視頻外,該賬號的歷史作品還包含服裝銷售的內容(2023年12月發布),疑似此前為服飾類賬號。
流量(liang)是(shi)把雙刃劍
璩靜下場并不稀奇。流量模式與傳播環境都已發生了變化,個性化、互動性強的個人IP成了這幾年最有效的吸睛密鑰。
前腳有(you)董宇(yu)輝以其個人(ren)特色帶來的流量盛宴,后腳“紅衣(yi)教主”周鴻祎(yi)等(deng)入場。
周(zhou)鴻祎直接拋(pao)出(chu)“企業家做直播短(duan)視頻,我分享(xiang)3點建議”,稱“現在進入了(le)網(wang)紅時代(dai),進入了(le)短(duan)視頻格式化人們(men)頭(tou)腦(nao)的(de)時代(dai)”,并(bing)提出(chu)近景自拍比全景拍攝(she)更有親切感、要忘掉自己的(de)頭(tou)銜做個普通(tong)人、“不(bu)裝不(bu)端”等拍攝(she)要點。
目前(qian),周鴻祎的微博賬(zhang)(zhang)號和抖音賬(zhang)(zhang)號已分別積累起1152萬粉(fen)絲和624萬粉(fen)絲。按微博相關數據,4月22日-4月28日,周鴻祎在(zai)微博互聯網“V影響力榜(bang)”排名第二。
另一(yi)位企(qi)業家“頂流”雷軍(jun),目前(qian)在微博有(you)2380.7萬(wan)(wan)粉絲,在抖音有(you)1978.2萬(wan)(wan)粉絲。近期雷軍(jun)直播(bo)談(tan)小米SU7、否認“爽文(wen)大(da)男主”傳言、直播(bo)購買(mai)理想L6Max……多個(ge)相關話(hua)題霸榜熱(re)搜,被(bei)網友評(ping)價(jia)“易熱(re)搜體(ti)質”、“雷軍(jun)式(shi)營銷(xiao)”。
中國傳媒(mei)大學(xue)(xue)文化產業管理學(xue)(xue)院法律系主任鄭寧(ning)表示,現在進入了流量經濟的時代,企業家和企業高管本(ben)身就是“大V”,或者有成(cheng)為“大V”的潛質,能為企業帶(dai)來(lai)巨大的流量。
“但是,流量確實也是雙刃劍,如果發表了一些負面的言論,就可能會被流量反噬,或者是產生負面的效果。所以企業家和企業高管在打造個人IP時需要有精準的定位,樹立政治、道德、法律的底線意識,提升自己的媒介素養。”鄭寧補充,企業(ye)家和(he)企業(ye)高管不能以高高在上的姿態(tai)進行傳播(bo),否則(ze)非常容易引起(qi)反(fan)感和(he)抵制。
艾媒咨詢CEO張毅(yi)也(ye)認(ren)為,過去品(pin)牌(pai)推廣主(zhu)要(yao)靠廣告(gao)宣傳,而隨著社(she)交媒體的(de)發展,當前市場對于“品(pin)牌(pai)人格化”的(de)需求越來越高(gao),企業(ye)家和(he)企業(ye)高(gao)管打造個人IP,主(zhu)要(yao)目的(de)在于增加影(ying)響力和(he)曝光度,同(tong)時(shi)也(ye)節約廣告(gao)成本。
“在打造IP的(de)過程(cheng)中,要尤其注意(yi)內容(rong)(rong)質量的(de)把(ba)控(kong),不能隨意(yi)地制造話題,也要避免(mian)過度(du)商業(ye)化(hua),同時要遵守(shou)相應的(de)法律法規(gui)和平臺規(gui)則,不然容(rong)(rong)易引發公(gong)眾負(fu)面情緒,反而給企業(ye)和品牌帶來不良影響。”張毅說(shuo)。
中國(guo)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指出(chu),企(qi)業(ye)家和企(qi)業(ye)高管在互聯網上(shang)表達個人看法、傳遞企(qi)業(ye)價(jia)值觀已經成為了(le)(le)一種趨勢(shi),通(tong)過與公眾緊密(mi)相連的(de)社交賬號來進行日常的(de)互動交流(liu),加深公眾對品牌的(de)認(ren)知和信賴。“把工作做在平時,而不是等出(chu)現(xian)公關危機了(le)(le)再去‘臨時抱佛(fo)腳’,從這(zhe)一點來說是值得肯定的(de)。”
朱巍還提示道,企業家和企業高管在輸出觀點時,如果以企業的名義發表個人言論,可能會存在個人言論與企業整體價值觀、戰略思維不一致的風險,造成公眾認知的混淆。
“網紅需要依靠流量獲取利益,但考量企業家和企業高管的賬號成功與否,不能僅僅從流量來判斷。”朱巍表示,高流量有時來得快、去得也快,難以控制風險。想直接通過一兩個短視頻就迅速走紅,現在是行不通的,需久久為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