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ge)地經濟數據已基本披(pi)露完畢,2021年(nian)全國(guo)城市經濟格局也初具雛形。
21數據新聞實驗室(shi)匯總整理(li)全(quan)國337個地(di)(di)級及以上城(cheng)(cheng)市(shi)(shi)(包括州、地(di)(di)區、盟(meng),港澳臺未(wei)計入,下文皆(jie)以城(cheng)(cheng)市(shi)(shi)統(tong)稱)的經濟數據,得出“2021年城(cheng)(cheng)市(shi)(shi)GDP百強榜(bang)”。
統(tong)計結果顯示,入(ru)榜名單與(yu)去年同(tong)期相比(bi)略(lve)有變動(dong),江西宜春(chun)、福建(jian)寧德以(yi)及內(nei)蒙古(gu)的包頭和呼(hu)和浩特(te)躋身百(bai)強,福建(jian)龍巖、安徽阜陽以(yi)及河南的駐馬店(dian)、信陽則退出榜單。
不過,2/3的城市座次有所變動,寧德躍升12位躋身百強,河北廊坊下降8位至83位,商丘(qiu)下降6位成百強(qiang)榜“守門員”。
看(kan)頭(tou)部:
萬(wan)億GDP城市十年(nian)新增18座
城市發(fa)展進入新階段,頭部城市的經濟能(neng)級正在不斷提升,對國家和區域經濟發(fa)展的驅動和輻射日益明(ming)顯。
據21數據新聞實驗室統計,TOP30城市(shi)經濟總(zong)量(liang)達48.9萬億元,全國貢(gong)獻(xian)比達42.75%。與前一年(nian)相比,城市(shi)面(mian)孔依然熟(shu)悉(xi),只是座次稍有變化(hua)。
萬億城市再增一席,2021年東莞GDP達10855.35億元,成為廣東第4個和我國第24個萬億城市,十年來萬億GDP城市新增18座。
15秒視頻看十年GDP30強城市變化
上海、北京突破4萬億大關,深圳首次跨越3萬億元門檻,成都離(li)2萬億(yi)僅一步之(zhi)遙,去年GDP增量(liang)達2200億(yi)元(yuan)。
福州GDP時隔22年再次超越泉州成為福建省TOP1,并上升3個位次首次進入全國前二十。2020年(nian)底,福建首次提及“強省(sheng)會(hui)”,隨(sui)后出臺系(xi)列支持(chi)政策,福州(zhou)經濟(ji)再(zai)上新臺階(jie)。與(yu)此(ci)同時,與(yu)前一年(nian)相比,泉州(zhou)下(xia)降3個位次退出20強。
受疫情影響,西安在TOP30城市中增速墊底,僅為4.1%。GDP總量(liang)1.07萬億,全省占比約36%。3月(yue)下旬,西安都市圈發(fa)展規劃獲批(pi),成為繼南(nan)京、福州(zhou)、成都以及(ji)長(chang)株潭都市圈之后的第5個國家級(ji)都市圈,將迎來(lai)新(xin)的發(fa)展機(ji)遇。
在洪災和疫情雙重影響下,鄭州GDP同比增長4.7%,增速在萬億城市中僅高于西安。
誰(shui)將是(shi)下一(yi)個萬億(yi)城市?
不(bu)難發現,目前9000億(yi)(yi)量級城(cheng)市(shi)存在(zai)(zai)明(ming)顯斷層。江蘇的常州和徐州、山(shan)東煙臺及河北唐山(shan)GDP均在(zai)(zai)8000億(yi)(yi)量級,這(zhe)些城(cheng)市(shi)有望在(zai)(zai)未來幾年(nian)躋身(shen)萬億(yi)(yi)城(cheng)市(shi)之列。
看百強:
誰晉級了?誰是(shi)最大“黑馬”?
在(zai)疫情、洪(hong)澇、能耗雙控、產業格局等多因素影(ying)響下,百強城市之爭(zheng)更為激烈。
從區域(yu)分布來看,頭部城(cheng)市的帶動(dong)效應(ying)明顯(xian),GDP百(bai)強城(cheng)市高度集聚,區域(yu)的協同發(fa)展(zhan)正(zheng)在加(jia)快。
據21數據新聞實驗室統計,2021年GDP百強城市近半分布在江蘇(13個)、山東(11個)、廣東(10個)、浙江(8個)、河南(7個)等幾個省份。
江蘇13城繼續悉數上榜,不過南通、徐州等(deng)6城座次出(chu)現(xian)下滑。
山東11城入榜,8城名次有所上升。東營上(shang)(shang)升5位,經濟總量首次(ci)突破3000億元。濰坊(fang)則超過揚(yang)州、紹興、鹽城、石(shi)家莊等城市(shi),升至第35位。上(shang)(shang)述兩城的工業(ye)增長都(dou)相當強勁,東營、濰坊(fang)的工業(ye)增加(jia)值增速分(fen)別為13.4%、12.5%。
在新能源汽車的加持下,寧德GDP增速達13.3%,躍升12位躋身百強;上升超過10位的還有榆林、鄂爾多斯、包頭,它(ta)們都受益于煤炭價格大(da)漲。
2021年資源型城市經濟總量增長明顯,如煤炭大省山西轄內的11個城市GDP排名均在大幅上漲,呂梁、晉城、長治等均上漲超過20位,全國排名增長最快的TOP10城市中8城來自山西。

除寧德(de)外,宜春新晉(jin)百強(qiang),包頭、呼和(he)浩(hao)特繼2020年落榜后重回榜單,龍巖、信陽、駐馬店、阜陽4城則滑出百強(qiang)席位。
百(bai)強“守門員”商丘經濟總(zong)量(liang)達到3083.3億(yi)元,相比前一年(nian)下(xia)降6位。這意(yi)味著,2021年(nian)百(bai)強榜門檻(jian)首破3000億(yi)元,較上一年(nian)提高了281.2億(yi)元。

看增速:
賀州、寧(ning)德連續三年(nian)躋身(shen)20強
城(cheng)市經濟復蘇加快,成為我(wo)國經濟快速回(hui)暖的重要活力(li)。
據21數據新聞實驗室統計,截至4月4日,已披露2021年增速的332個城市中,除云南德宏、安徽蚌埠、遼寧遼陽外,其余329城GDP增速悉數為正,155城增速跑贏全國增速(8.1%),15城持平,合計占比超過一半。
疫情后復蘇勢頭迅猛,湖北13個城市2021年經濟增速全部實現由負轉正,平均增速達到13%,12個城(cheng)市(shi)入圍全國增(zeng)速(su)TOP20。

素有“三峽門戶”之稱的宜昌更是以16.8%的增速領跑全國,經濟總量也突破5000億元大關,位居全國第54位。2021年(nian),三峽(xia)集(ji)團總部回遷湖北,宜昌與三峽(xia)集(ji)團簽(qian)署“十四(si)五(wu)”戰略合(he)作(zuo)項目投(tou)資達1138億(yi)元(yuan)。2021年(nian),宜昌規上(shang)工業增(zeng)(zeng)加值同比(bi)增(zeng)(zeng)長23.5%,固定資產投(tou)資同比(bi)增(zeng)(zeng)長27.9%,均居(ju)全省(sheng)首位(wei)。
除湖北大部分城市外,廣西賀州、福建寧德是為數不多增速超過13%的兩座城市,2021年GDP增速分別高達13.9%和13.3%。值得注意的是,這已是賀州、寧德連續第三年位居全國增速20強。
位于桂粵(yue)(yue)湘三地交匯(hui)處的賀州(zhou),作為廣西對接粵(yue)(yue)港(gang)澳大(da)灣(wan)區的東(dong)部產業融合先行試驗區,近年來積極承接粵(yue)(yue)港(gang)澳大(da)灣(wan)區產業轉(zhuan)移,“東(dong)融”跑出加速(su)度。另一“東(dong)融”樞紐門(men)戶梧州(zhou)的GDP增(zeng)速(su)也保持在10%水(shui)平。
2021年,寧德GDP排名(ming)躍升(sheng)(sheng)12位躋身全(quan)國GDP百強城市行列,并在百強榜城市中位次上升(sheng)(sheng)最快,在福建省內(nei)則(ze)連超龍(long)巖、三明和莆田3城。
寧德市的(de)異軍(jun)突(tu)起,離不開寧德時代(dai)的(de)突(tu)飛猛進。
穩坐全球動力(li)電池(chi)行業(ye)(ye)“首(shou)(shou)把交椅”的寧德時(shi)代,去年成為創(chuang)業(ye)(ye)板首(shou)(shou)只萬億市(shi)(shi)值(zhi)公司,寧德市(shi)(shi)知名度亦水漲船高。對(dui)于(yu)城市(shi)(shi)發展而言,明星企業(ye)(ye)助力(li)良多,近些年來寧德時(shi)代先后在(zai)寧德市(shi)(shi)代管的福(fu)鼎市(shi)(shi)、福(fu)安市(shi)(shi)等投入(ru)建設相(xiang)關項目,預計將帶(dai)動相(xiang)關產業(ye)(ye)產值(zhi)數千億元(yuan),產業(ye)(ye)結(jie)構(gou)和布局也將得到優化。
去年(nian),寧德的(de)鋰電(dian)新能(neng)源產業增(zeng)(zeng)加值(zhi)同比增(zeng)(zeng)長92.1%,對全市(shi)規上工業增(zeng)(zeng)加值(zhi)增(zeng)(zeng)長貢獻(xian)達到93.7%。2021年(nian)初,寧德市(shi)明確出高水平建(jian)設三(san)都澳集聚發展核心,構筑全球鋰電(dian)新能(neng)源科技走(zou)廊,未來發展值(zhi)得期待(dai)。
從兩年平均增速來看,賀州在目前已披露的172城中遙居全國第一,達到10.3%;舟山緊隨其后,GDP兩年平均增速達到10.2%;寧德位居第三,GDP兩年平均增速達到9.6%。
另(ling)外,云(yun)南(nan)的(de)曲(qu)靖楚雄、廣西的(de)梧州來(lai)賓(bin)百色、山(shan)西的(de)晉(jin)城(cheng)(cheng)長治、廣東汕尾、海南(nan)海口、甘肅金昌等(deng)城(cheng)(cheng)市也表(biao)現搶眼,GDP兩年平(ping)均增速超過8.6%。
2021年中國(guo)城市GDP百強榜單(dan)如下(xia):

注:
1.本(ben)文統(tong)(tong)計時間截至2022年(nian)4月(yue)4日,統(tong)(tong)計樣本(ben)為已發(fa)布經(jing)濟(ji)年(nian)報的337個(ge)城市(shi)(shi)(州、地區、盟),為方便統(tong)(tong)計皆(jie)以城市(shi)(shi)統(tong)(tong)稱(cheng);
2.港澳臺地區(qu)未(wei)納入統計;
3.數(shu)據來源各地統計局,若有錯(cuo)誤遺漏(lou)請聯系(xi):
xiezhen@shccc.net,zhangnan@shccc.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