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浪越大魚越貴”
《狂飆(biao)》里高啟強(qiang)表達鋌險逐利的(de)暗語
原是(shi)漁業(ye)的一句實在話(hua)
不過中國(guo)現(xian)代(dai)漁業“以養(yang)為主”
不再是傳(chuan)統的“捕撈(lao)為大”
在(zai)這樁生意上,廣東西南端的湛江(jiang)有(you)很多話想(xiang)講(jiang)
畢竟當地多年闖(chuang)進(jin)廣東民營(ying)企(qi)業100強的(de)
就是賣(mai)(mai)魚蝦賣(mai)(mai)出百億生意的恒興(xing)集(ji)團(tuan)

恒興賣什么呢?
招(zhao)牌種類是“2蝦6魚(yu)”
其中像南美白對蝦
聽名字是進口產品
實際上(shang),上(shang)世紀80年代末引進后
早(zao)就(jiu)在中國(guo)本(ben)土“安家落戶”
2022年南美白對蝦(xia)占中國蝦(xia)類(lei)養殖產量的37%
大(da)家(jia)平時吃的(de)蒜蓉開邊(bian)蝦、芝士(shi)焗蝦球
用的可能就是它

南(nan)美白對蝦能大量(liang)走上中國人的餐桌
還真(zhen)有(you)恒興的一份功勞
2002年(nian)起,恒興和中山大學聯合進行南美(mei)白對蝦(xia)品種選育工作
經(jing)過十(shi)年,培養出了“中興1號”
比起從夏威夷引進的品種
抗病(bing)評價指數提高47.22%,養殖成活率提高約20%

恒(heng)興能參與這么(me)重要的育種工作
離不開它的科研投入
硬件上,恒興建了18個(ge)研發(fa)平臺和1個(ge)檢測中心
設立了(le)研究(jiu)院,下分8個研究(jiu)所

軟件(jian)上,恒興和眾(zhong)多高校保持(chi)合(he)作(zuo)關系
組(zu)建拿得出手的(de)科研團(tuan)隊
所以不止在(zai)對(dui)蝦領(ling)域成功(gong)培(pei)育出“中國芯"
20多年來恒興還攻克(ke)了(le)石斑魚、軍曹魚、金鯧魚、紅(hong)魚等品種的(de)
人工繁育(yu)和飼料(liao)營(ying)養(yang)技術
恒興證明了,第一產業不只是靠天吃飯的傳(chuan)統(tong)行業
現在更有高科技助力

產學研用,常為一體
恒興能拿出十分的(de)力做科研
就有百(bai)分的盤子(zi)來消化科研(yan)成果
恒(heng)興,不只是(shi)一家養魚(yu)企(qi)業或者是(shi)賣魚(yu)企(qi)業
從1995年轉型飼料(liao)生產(chan)開始
到目前,恒(heng)興擁有40余家(jia)子公(gong)司
打通了一條(tiao)完整(zheng)的水產(chan)產(chan)業鏈
業務包(bao)括(kuo)飼(si)料產銷(xiao)、種苗繁育、水產養殖、動物保健(jian)、進出口貿易等

版圖還在延展
現在恒(heng)興正著力進軍食品行業
把(ba)自(zi)己養(yang)的(de)魚(yu)蝦,變成千家萬戶餐桌上的(de)美食
海鮮預制菜雖還是(shi)藍海
但賽道上(shang)也不乏競爭(zheng)者
既有國聯、安(an)井等(deng)水產同(tong)行
又有(you)味知香等專業預(yu)制(zhi)菜選手
如何鞏固(gu)自身優勢且(qie)做出差異性
顯得尤為重要
對此,恒興選(xuan)擇“2蝦6魚(yu)”做招牌
打造(zao)像金(jin)湯酸菜魚這樣身價超5億的明星單(dan)品(pin)
以及一夜(ye)埕金鯧(chang)魚(yu)這(zhe)樣(yang)的廣東(dong)十(shi)大預制菜名品

即便(bian)你沒有直接買過恒興
你在(zai)海底(di)撈、陶然居、探魚、半天妖也可(ke)能吃(chi)過恒(heng)興的魚蝦
2022年,恒興預制菜年產值已(yi)經超(chao)過20億(yi)
國內賣得好,恒興(xing)也以此為契(qi)機推進海外業(ye)務從粗加工向精加工轉(zhuan)型
疫情前(qian),恒(heng)興是(shi)把冰鮮魚賣到(dao)海外
疫(yi)情(qing)后,恒興把中國八大菜系風味的水產(chan)菜品帶向(xiang)全球
現在(zai)預制(zhi)菜板塊,恒興出(chu)海占比(bi)已(yi)達到30%

歐(ou)盟、非洲、美國、澳(ao)大利亞等地
懷(huai)念家鄉味道的華人同(tong)胞(bao)
或者(zhe)被(bei)中國(guo)美食(shi)吸引的外國(guo)友人
都能(neng)更(geng)為便捷(jie)地吃上(shang)一口中(zhong)國菜

出品:南財國際傳播中心 21新媒體(ti)中心 創(chuang)意(yi)互動中心
策劃統(tong)籌:于(yu)曉娜(na) 丁(ding)青云
內容(rong)統籌:譚婷 陳思穎
責任編(bian)輯:吳桂興 黃(huang)欣然
執行統(tong)籌:黃欣然(ran)
設計統(tong)籌:林軍明(ming)
視頻統(tong)籌(chou):白宇航
監制(zhi):施詩
英文翻譯&配音:李瑩亮
海外(wai)運營監制: 黃燕淑
海外運(yun)營內(nei)容統籌: 黃子豪
運營支持:曾靜嬌
審校:張曄 黃志(zhi)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