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數據新聞實驗室研究員 謝珍 張楠
隨(sui)著時代的發(fa)展,“網紅城市”不斷在被(bei)重新定義。
2017年(nian)初,由于短視頻(pin)的興起(qi),重慶、西安(an)、成都等城市(shi)借勢出圈,成為互聯(lian)網上的走紅城市(shi)和人們(men)心之所向(xiang)的打卡(ka)地。
如今,越(yue)來越(yue)多的(de)城市(shi)致力(li)打(da)造(zao)獨(du)特的(de)“網紅(hong)”標簽,去賦(fu)予經濟(ji)發展新動能(neng)。網紅(hong)城市(shi)不再只(zhi)是年輕人心目中(zhong)的(de)詩和遠方(fang),也(ye)成為專家學者們研究區域經濟(ji)活力(li)的(de)路徑,更是城市(shi)管理(li)者們制定(ding)城市(shi)規(gui)劃、打(da)造(zao)城市(shi)名(ming)片的(de)方(fang)向目標。
10月27日,在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指導下,21世紀經濟報道、21財經客戶端、21世紀創新資本研究院、騰訊云聯合發布第二屆《中國潮經濟·2021網紅城市百強榜》,從網絡熱度、城市活力、潮生活、產業發展、印象評分等5個(ge)維(wei)度,設置13個(ge)二(er)級(ji)指標、39個(ge)三級(ji)指標,為研究城市影響力塑造和產業布(bu)局提供全方位的視角。
既有(you)(you)理性的數據(ju)評價標尺,也有(you)(you)感(gan)性的大眾印象評分(fen)。此前,21世紀經(jing)濟報道(dao)在網(wang)絡平臺發起(qi)“誰是你心(xin)目(mu)中的網(wang)紅(hong)城(cheng)市”投票互動,共有(you)(you)超萬名網(wang)友參與。同時,還邀(yao)約了超100位專家學者、潮(chao)公司高管、投資人(ren)、潮(chao)達人(ren)組成評委團,根據(ju)各(ge)城(cheng)市的形象魅力(li)(li)、旅游魅力(li)(li)、生活魅力(li)(li)、商業(ye)魅力(li)(li)及未(wei)來可塑性等(deng)進行(xing)綜合打分(fen)。
最終研究結果顯示,上海、北京、杭州、深圳、廣州、成都、南京、武漢、長沙、西安的網紅指數得分位列前十。
哪些城市最“潮”?
重慶為何落選十強名(ming)單?
百強榜城市(shi)是否面臨大洗(xi)牌?
“網紅城市(shi)”的模式(shi)能否復(fu)制?
帶著這(zhe)些思考,本報告試圖解碼“網紅城市”們(men)的破圈路徑(jing)。
“硬(ying)核”北(bei)上廣深繼續霸榜前五(wu)
“花城”廣州活力指數領先
我們定義(yi)的“網紅(hong)城市”,考量的是城市的吸引力和(he)競爭(zheng)力,既包(bao)含網絡(luo)熱度,也(ye)包(bao)含城市活力的綜合評估(gu)。
在“中國潮經濟·2021網紅城市百強榜單”中,北上廣深再次躋身全國前五,且最受網友和專家評委們認可。在城(cheng)市研究專家黃漢(han)城(cheng)看來,“網紅城(cheng)市的超高人氣(qi),其實是城(cheng)市文化底蘊、經(jing)濟(ji)實力、人口規模乃至科技進步等(deng)一(yi)系列因素綜合(he)作用的結果。”
而(er)一座網紅城市要想不(bu)“過氣”,需要形成高(gao)質量的發展模式,才能守住(zhu)優勢,紅得長久(jiu)。
北上(shang)廣深能穩居全國前五(wu),靠(kao)的是硬核的綜合實力。
從(cong)細分指(zhi)標來看(kan),北(bei)京在(zai)網絡熱(re)度、產業發展、潮生活(huo)三大(da)指(zhi)數(shu)上均奪冠;
上海緊(jin)隨其后(hou),憑借強勁(jing)的經濟實力(li)、深厚的產業(ye)基礎(chu)、優(you)秀(xiu)的營商環境,給人印(yin)象(xiang)最優(you);
廣州(zhou)最具活力(li),商居皆宜,交(jiao)通便利,近三年人口虹吸效應(ying)明(ming)顯;
深圳的科技創新實力不容小覷,戰略性新興產業公司數量突破10萬家,占全國的1/10。
此外(wai),杭州從去(qu)年的第五升(sheng)至第三,成都、南(nan)京(jing)、武漢、長沙、西安等新一(yi)線城(cheng)市進入十強(qiang)。網紅(hong)指(zhi)數超過80分的城(cheng)市均(jun)躋(ji)身GDP萬(wan)億俱(ju)樂部(bu)。
除成都(dou)、西安外,上(shang)述城市的(de)2020年人(ren)均GDP基本超過10萬元,屬于第一梯隊(dui)。

網紅城市百強榜中,集聚效應尤為明顯,強經濟區域城市集中入榜。據21數據新聞實驗室統計,網紅城市百強中1/3來自廣東(10個)、江蘇(12個)、浙江(11個),江蘇除宿遷外均入榜。中西部(bu)省份多(duo)以省會城(cheng)(cheng)(cheng)市(shi)帶(dai)動周(zhou)邊城(cheng)(cheng)(cheng)市(shi)入榜(bang)。城(cheng)(cheng)(cheng)市(shi)群(qun)方面,長三(san)角占(zhan)據20席(xi),粵閩浙沿(yan)海(hai)、山東半島(dao)緊隨其后。珠三(san)角九城(cheng)(cheng)(cheng)僅(jin)肇慶未進(jin)入百強榜(bang)。
此(ci)外,海口、三(san)亞、麗江(jiang)、拉(la)薩、黃山、北海、大理、西雙(shuang)版納等三(san)四線城(cheng)市雖(sui)然GDP在全國100名以外,但憑借豐富的(de)(de)旅游資源及完善的(de)(de)基建配套(tao)躋身(shen)百強。以麗江(jiang)為例,“雖(sui)然經(jing)濟體量不大,卻有(you)(you)獨特(te)的(de)(de)酒吧文化(hua)、古城(cheng)文化(hua),而且還有(you)(you)國際機場,方便了人的(de)(de)集(ji)聚和疏散。這兩個條件讓(rang)它一直作為特(te)殊的(de)(de)符(fu)號,火遍網絡。”黃漢(han)城(cheng)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更全面地評估城市“網紅度”,與去年相比,今年新增一大硬核指標“城市活力指數”,從經濟實力、人口吸引力、交通便利度三方面衡量城市的活力程度。廣州排名全國第一,各項指標無明顯短板。
據21數據新(xin)聞實驗室統(tong)計,盡管GDP總量(liang)和(he)人口規模不及(ji)北京、上海,但廣(guang)州(zhou)增長潛力明顯,GDP近三年名(ming)義(yi)增長率達到(dao)25.9%,在(zai)一線城(cheng)市中位居首位;常住人口近三年增長率高達28.82%,僅次于深圳(zhen),遠超京滬;交通方面無(wu)論是市內地鐵(tie)建設(she)還是城(cheng)際間(jian)機場航(hang)班(ban)、高鐵(tie)、高速公路(lu),廣(guang)州(zhou)均優(you)于深圳(zhen)。

除北上廣深外,杭州也是(shi)個不得不提的城市,在(zai)今年的網紅(hong)城市百強榜中,杭州上升2位至第(di)三。
立(li)足于“電商+直播”,杭州的(de)(de)網紅帽牢(lao)牢(lao)戴住,同時向周(zhou)邊地(di)區輻射(she)影響力,推(tui)動全省發展。以阿里巴(ba)巴(ba)為(wei)中(zhong)心,杭州吸引了(le)周(zhou)邊地(di)區豐(feng)富的(de)(de)貨源,如中(zhong)國最大的(de)(de)女裝(zhuang)批發市場四季青、代表流行皮(pi)(pi)革(ge)趨勢的(de)(de)“海寧皮(pi)(pi)革(ge)城”、“溫州皮(pi)(pi)鞋(xie)廠”、義烏小商品市場等,豐(feng)富殷實的(de)(de)產業基(ji)礎吸引來全國各地(di)的(de)(de)網紅涌(yong)向杭州,形成了(le)網紅們從(cong)流量到帶貨的(de)(de)商業鏈條(tiao)。
杭州對人(ren)才的吸(xi)引(yin)力也在逐漸加強,連(lian)續三年人(ren)才流入居全國之首。“杭州突出的人(ren)才吸(xi)引(yin)力與它‘網紅(hong)城(cheng)市’的傳(chuan)播會有一定關系(xi),但根本原(yuan)因還是因其(qi)以(yi)互聯網、電商為代表的產業發展(zhan)迅速。薪酬也較(jiao)有吸(xi)引(yin)力,在十個重(zhong)點城(cheng)市中位(wei)列第四。”智聯招聘執行副(fu)總裁李強向21世紀(ji)經濟報道解釋。
廣州杭(hang)州之(zhi)爭(zheng)由來已(yi)久。從榜單數來看,廣州硬核實力更(geng)強,而(er)在(zai)(zai)文娛、旅游產(chan)業、潮生(sheng)活人均密度等方(fang)面(mian)被杭(hang)州拉開差(cha)距。“不(bu)過,杭(hang)州作為近年異軍(jun)突(tu)起的(de)(de)城市(shi),在(zai)(zai)長期(qi)的(de)(de)積(ji)淀(dian)方(fang)面(mian),如在(zai)(zai)人才(cai)流入(ru)和每萬人專利授權等數量上還是略低于發(fa)展時間更(geng)久的(de)(de)廣州。”李強表示。
重(zhong)慶(qing)跌出十強武漢挺進(jin)
真正的(de)網紅力(li)如何鑄造
從網紅城市TOP10來看,重慶、武漢(han)變化最明顯。武漢(han)上升(sheng)3個位(wei)次至第(di)8名,重慶則從去年的第(di)10名跌落至第(di)17名。
難道重慶(qing)還不夠“網紅”么?
夠,但也不夠!

圖(tu) / 圖(tu)蟲
網紅城市的核心競爭力是通過深入挖掘城市存量資源價值,利用短視頻營銷帶動城市第三產業,尤其旅游業和文娛產業等服務業。同時,通過吸引高端人才落戶,引進具有前沿創新技術的創業項目,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布局新經濟產業集群,才是城市保持長期競爭優勢的關鍵。
一般而(er)言,網紅城市的(de)流量(liang)效應(ying)最先(xian)體現在(zai)(zai)旅(lv)游(you)業(ye)的(de)發展(zhan)(zhan)。憑借李(li)子(zi)壩站輕軌樓和(he)洪崖洞夜景(jing),重(zhong)(zhong)慶吸引大量(liang)游(you)客打卡(ka),在(zai)(zai)旅(lv)游(you)產業(ye)發展(zhan)(zhan)指數(shu)得分蟬聯第一。但(dan)在(zai)(zai)文娛(yu)產業(ye)、戰略性新興產業(ye)、人口(kou)吸引力以及(ji)潮流門店人均密度(du)方(fang)面,重(zhong)(zhong)慶的(de)優(you)勢(shi)并(bing)不(bu)明顯。

啟信寶數據(ju)顯示(shi),截至2020年(nian)底,在重(zhong)慶注冊的文娛、戰(zhan)略(lve)性新興(xing)產業公司數量均突破2萬(wan)家,相比2017年(nian)底增幅超過八成,但目前(qian)缺乏(fa)雄(xiong)厚(hou)的資本及(ji)上(shang)市(shi)龍頭企業。這種情(qing)況也(ye)同樣出現(xian)在成都和(he)西安。
華南城市(shi)研究會(hui)副會(hui)長(chang)、《城市(shi)戰爭(zheng)》創始人孫不熟認為,“上述幾個西(xi)部城市(shi),雖然經(jing)濟(ji)發展勢頭不錯,但產業的底(di)子畢竟不如沿(yan)海城市(shi),所以會(hui)聚焦文旅(lv)賽(sai)道,主動(dong)迎合網(wang)紅審(shen)美。”畢竟,將產業經(jing)濟(ji)和(he)文旅(lv)創新相結合,城市(shi)才(cai)能具有持(chi)續(xu)的虹吸(xi)效(xiao)應。
在(zai)人才吸引力方面,重慶在(zai)新一線城(cheng)市中幾乎(hu)墊底,僅(jin)略勝于寧波、沈陽,與經濟實力不太相稱。
都想去重(zhong)慶(qing),卻不(bu)愿(yuan)意留(liu)下來,是(shi)什(shen)么造(zao)成這樣的(de)差距?
愿意去一座城市旅游,不等于愿意在此定居就業。智聯招聘執行副總裁李強向21世紀經濟報道解釋,“一座城市真正吸引人才的地方,還是依靠它所能提供的就業機會、薪酬、公共服務和文化氛圍等多維要素。”從(cong)智聯招聘(pin)發布的(de)人才吸引力指(zhi)數(shu)來看,一線城市依然是年輕(qing)人就業的(de)首選。
“對人才的(de)持續吸引力(li)肯(ken)定是‘網紅城市’實(shi)現長紅的(de)一(yi)個必(bi)要條(tiao)件。”李強進(jin)一(yi)步(bu)說道。
一座城要講好故事(shi)(shi),不(bu)只是(shi)曇花一現的熱搜(sou),還(huan)需要硬核干貨(huo)。8D魔(mo)幻(huan)立(li)交(jiao)橋(qiao)等固然吸引(yin)眼球,但交(jiao)通不(bu)便也是(shi)客觀事(shi)(shi)實,只是(shi)依靠獨特(te)建筑出圈,沒有繼續挖掘新的故事(shi)(shi),大(da)眾是(shi)否會出現審美疲(pi)勞?
對于“山城”重慶而言,如何讓“網紅”變成“長紅”,值得思考。
那么武漢,憑(ping)什(shen)么能挺進十強?

圖 / 圖蟲
武漢成為強“網紅城市”的背后,可以說是城市形象營銷意識的覺醒,也是當地政府對旅游、文化、交通等資源的系統整合。這些恰恰是“中國潮經濟·2021網紅城市百強榜”的重要依據之一。
2020年(nian)上半年(nian)的(de)疫情讓武漢這座“英雄之城(cheng)(cheng)”關注度迅速攀升(sheng),大量游客想一(yi)(yi)睹其重塑后的(de)風(feng)采。在(zai)由中(zhong)國社科院(yuan)旅(lv)(lv)游研究中(zhong)心發布的(de)一(yi)(yi)份關于疫情下旅(lv)(lv)游需求趨勢的(de)報告中(zhong),武漢成為網民最(zui)想去旅(lv)(lv)游的(de)城(cheng)(cheng)市(shi)。
這一點在榜單(dan)上(shang)也(ye)得(de)到有(you)力的佐(zuo)證。
2020年,超過2.59億人次游客打卡武漢,貢獻近3000億旅游收入,助力武漢旅游產業發展指數得分僅次于重慶。這種(zhong)火爆(bao)一直(zhi)延續至今年國(guo)(guo)慶,武漢成為全(quan)國(guo)(guo)唯(wei)一一座接(jie)(jie)待(dai)游客(ke)人次超過(guo)(guo)2000萬的城市。作(zuo)為當(dang)地打卡(ka)“風(feng)向標”,黃鶴(he)樓單日(ri)接(jie)(jie)待(dai)量(liang)超過(guo)(guo)5萬人次,已逼近(jin)景(jing)區最大接(jie)(jie)待(dai)量(liang)。
疫情(qing)平穩以后,武漢一(yi)直專注(zhu)(zhu)于文旅產品的升級,涌現了文創產品、特色夜游(you)等(deng)一(yi)批(pi)網(wang)紅爆款,吸引(yin)游(you)客們主動消費,也(ye)為當地旅游(you)業注(zhu)(zhu)入(ru)了新(xin)的活力。
同(tong)時,科技賦(fu)能創(chuang)造網絡傳播亮點,滿(man)足(zu)了(le)消費者(zhe)求新求異的心(xin)理(li)。來自汕頭的游客趙書(shu)逸告(gao)訴21世(shi)紀(ji)經濟報道記者(zhe),她(ta)(ta)曾在(zai)五年前(qian)來過黃鶴(he)樓,今年國慶二刷黃鶴(he)樓,和以前(qian)的印象大不相同(tong)。聲光(guang)電的沉浸式演(yan)出還原了(le)黃鶴(he)樓的歷史,還有汽水、雪糕等文(wen)創(chuang)產品,讓她(ta)(ta)忍不住(zhu)在(zai)朋(peng)友圈(quan)發了(le)九宮格照(zhao)片。
不僅如此,解封后的武漢迅速出臺了一系列消費刺激“組合拳”,包括提供20余億消費券以及A級景區免門票等。為了塑造靚麗城市形象和提升城市能級,武漢擬打造全國主要城市3小時覆蓋交通網和“一路一景”。事實上,武漢擁有成為“網紅”的一系列硬核條件,包括天然的高鐵和航空樞紐優勢、強大的高校資源。據21數據新聞實驗室統計,武漢的交通便利度指數排名全國第7,甚至超過深圳。在武漢,你可坐高鐵通往全國約140個城市。
最終,旅游收入和消(xiao)費的(de)提振讓這座(zuo)城市(shi)扛住了(le)疫情的(de)影響(xiang),守(shou)住了(le)全國GDP排名前十的(de)位置(zhi),在網(wang)紅城市(shi)榜單中也高居第八。
2021年即將(jiang)結束,各地(di)經濟和(he)旅游(you)業又將(jiang)呈現怎樣的變(bian)局(ju)?我們拭(shi)目以(yi)待。
出圈新姿(zi)勢:
國風正當潮(chao) 文化成(cheng)新(xin)的網紅標(biao)簽
15秒可(ke)以做什么?可(ke)以泡杯(bei)咖啡,聊幾(ji)句天,也(ye)可(ke)以讓一座城市廣為(wei)人知(zhi),產生數(shu)千(qian)億經濟效益。移動(dong)互聯(lian)網讓更多城市有了展現的機會。
從2017年(nian)(nian)開始,短視頻(pin)助(zhu)力首(shou)批網紅城(cheng)市(shi)出圈(quan),重慶、西安、成都(dou)、武漢、長(chang)沙等(deng)成為熱門打卡地,重慶立體(ti)山(shan)城(cheng)、西安摔碗酒等(deng)場景頻(pin)繁出現(xian)在大眾視野。在抖音(yin)公(gong)布的2018年(nian)(nian)城(cheng)市(shi)形(xing)象短視頻(pin)播放(fang)數(shu)據中(zhong),重慶以113.6億次奪(duo)魁,西安、成都(dou)緊隨其后,武漢、長(chang)沙排名也十分(fen)靠前。
智聯招聘執行副總裁李強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要想成為網紅城市,很重要一個基礎是找到自己獨特的定位,并加以傳播擴大。“縱觀(guan)當下(xia)典型的(de)網(wang)紅城(cheng)市,例(li)如(ru)重慶(qing)(qing)、西安等地,對比之后會發現它們自身都(dou)帶有(you)比較濃烈的(de)城(cheng)市特色。例(li)如(ru)依山(shan)而建(jian)的(de)重慶(qing)(qing)被(bei)稱為‘山(shan)城(cheng)’,穿樓而過的(de)輕軌以(yi)及交(jiao)叉重疊的(de)立交(jiao)橋都(dou)成為網(wang)紅打(da)卡地。”

然而,沒有熱度可以永遠持續,人們對熱度的這種追求卻是一直存在的。如果不能與時俱進地尋找新的話題,不能在熱度之后形成核心的吸引力,網紅景點可以曇花一現,網紅城市即使出圈也可以被人們遺忘。
下(xia)一(yi)個熱點在哪?今年異(yi)軍突(tu)起的河南給了一(yi)個“出圈”的范本。
2021年河南春晚上,舞蹈節(jie)(jie)目(mu)(mu)《唐宮夜宴》火遍網絡,5分鐘節(jie)(jie)目(mu)(mu)獲得超(chao)20億次播放量,讓取材(cai)地河南博物(wu)院一舉(ju)成名。隨(sui)后,河南衛視(shi)再(zai)接再(zai)厲,相繼推(tui)出“元宵奇(qi)妙(miao)夜”“清明奇(qi)妙(miao)游”“端(duan)午(wu)奇(qi)妙(miao)游”“七(qi)夕奇(qi)妙(miao)游”“中秋奇(qi)妙(miao)游”“重(zhong)陽奇(qi)妙(miao)游”,《紙扇書生》《洛神水(shui)賦》《少林·功夫(fu)》《龍門金剛》等節(jie)(jie)目(mu)(mu)屢次驚(jing)艷觀眾。同時,節(jie)(jie)目(mu)(mu)中出現的景點也備(bei)受關注,鄭州、洛陽、開封等城市受益匪淺。

據攜程數據顯示,今年端午鄭州首次入圍黃金周熱門前十目的地,關注度持續居高,在網絡熱度TOP10城市中擁有一席之地。今(jin)年"十一",河南TOP10熱門(men)景(jing)區如龍(long)門(men)石(shi)窟、河南博物院、清明上河園、老君山景(jing)區、少(shao)林寺等都曾在奇妙游(you)系列節目中出(chu)現,文化屬性和(he)旅游(you)屬性高度(du)重合,也從(cong)市場(chang)角度(du)印證了河南“文旅文創融合”戰略(lve)的(de)成功。10月(yue)10日開始,河南432家A級景(jing)區對全國游(you)客免票一個(ge)月(yue),相信將會(hui)再(zai)(zai)度(du)引(yin)發旅游(you)熱潮。如此出(chu)圈方(fang)式,網友直言“這才(cai)是文化自信”“這樣的(de)安(an)利還可以再(zai)(zai)來一點嗎?”
從故宮文創的興起(qi),再到今年(nian)河南(nan)“奇妙游”系列(lie)節目(mu),國潮文化(hua)逐漸(jian)引領時尚,博物館成為熱(re)門景點(dian),故事、節目(mu)、文化(hua)與旅游正在有機融合,形成新的城市(shi)網紅(hong)標簽。講好文化(hua)故事逐漸(jian)成為更多城市(shi)宣傳(chuan)重(zhong)點(dian)。

圖 / 新(xin)華社
在“中國潮經濟·2021網絡熱度排行榜”TOP10城市中,南京、西安、鄭州等城市均有豐厚的文化內涵。如(ru)基于“十三朝古(gu)都”的歷史底(di)蘊的西安,在摔(shuai)碗酒刷屏后又制造了大唐(tang)不(bu)夜城、不(bu)倒(dao)翁(weng)小姐姐等熱點(dian),網絡熱度排名第五,相比(bi)前一年(nian)前進了4名。
近年(nian)來(lai),年(nian)輕(qing)人對國(guo)風文化(hua)關注度普(pu)遍(bian)提高,國(guo)潮文化(hua)逐漸成為消費新趨勢。“對于年(nian)輕(qing)群體來(lai)說,網紅(hong)城市也是他們對‘詩和遠方’向往的文化(hua)旅游時尚(shang)標簽。”李強表示。
生活新潮(chao)流:
廣東(dong)人(ren)愛看電影 海南人(ren)熱衷(zhong)咖啡(fei)茶飲
抓(zhua)住(zhu)年輕人就是抓(zhua)住(zhu)了(le)未來(lai)。
據商(shang)務部研究院2020年發布的(de)數據顯示,當前我國 90/00后(hou)人口規模達3.4 億(yi),在總(zong)人口中(zhong)占比接近四分之(zhi)一。他們更(geng)自(zi)信更(geng)個性,對新事(shi)物有更(geng)高(gao)包容度,走在潮(chao)流(liu)生活的(de)最前端。
成為網紅之后,如何吸引更多年輕人留下來?一二線城市強大的經濟實力和城市管理能力依然具有吸引力,休閑生活的潮流度和便利度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指標之一。

圖 / 圖蟲
工作學習之余,愿意去運(yun)動(dong)館(guan)(guan)揮灑汗水(shui),或者約上三(san)五好友玩(wan)個劇(ju)本殺,看場最新的電影(ying)、演(yan)出,去潮玩(wan)店尋找心水(shui)之物,走進(jin)博物館(guan)(guan)探尋傳統文化魅(mei)力,閑坐咖啡(fei)館(guan)(guan)度過一(yi)整(zheng)天(tian)……這些已成(cheng)為(wei)潮流消費的重(zhong)要風向標(biao),2020年中國電影(ying)票(piao)房(fang)成(cheng)全球第一(yi)票(piao)倉,劇(ju)本殺、潮玩(wan)店掀起開店熱(re)潮亦可佐證。
因此,21數據新聞(wen)實驗室選取奶茶咖啡(fei)酒吧、電影院演出館(guan)運動(dong)館(guan)、博物館(guan)書店(dian)、潮(chao)玩店(dian)劇本殺(sha)門(men)店(dian)人均密(mi)集度及潮(chao)流商(shang)品電商(shang)活(huo)躍度來度量各城(cheng)市的(de)潮(chao)生(sheng)活(huo)指數,試圖探尋各大網(wang)紅城(cheng)市的(de)休閑生(sheng)活(huo)潮(chao)流度。
整體來看,潮生活指數與人均GDP有一定正相關性,人均GDP越高的地區,潮流消費更強。北京(jing)、上(shang)海、杭州、南京(jing)、珠(zhu)海、廣州、廈門(men)、深圳、三亞、武(wu)漢進入潮生活指數TOP10城市,除三亞外(wai)其余(yu)9城人均GDP均超過12萬,還有無錫、長沙、青島、寧波也進入潮生活指數TOP20榜(bang)單。
這(zhe)些城(cheng)市主要集中在長三角(jiao)、珠三角(jiao)等東(dong)南(nan)沿海地區,呈明顯的區域聚集趨勢(shi),相比(bi)而言,長三角(jiao)的潮(chao)流商(shang)品線上(shang)購買較為活(huo)躍(yue),珠三角(jiao)則側重線下休閑活(huo)動。沈陽成潮(chao)生活(huo)指數TOP20中唯一的東(dong)北城(cheng)市。

2020年,三亞(ya)GDP為(wei)695.4億元,在全國排名第(di)273位,人(ren)均GDP為(wei)6.74萬元,珠海的GDP排名第(di)71位,潮生(sheng)活(huo)指數排名第(di)12的海口人(ren)均GDP也僅6.24萬元,在榜單(dan)前列似(si)乎格(ge)格(ge)不(bu)入(ru),然而其豐富的旅游資源及(ji)休閑生(sheng)活(huo)頗受(shou)歡迎(ying)。
細(xi)分榜單來看,茶(cha)飲、咖啡、電影院、運動館在(zai)三亞、海口(kou)、珠(zhu)(zhu)海比較受歡迎(ying),電影院人(ren)均密集度前五中(zhong)除珠(zhu)(zhu)海外,深圳(zhen)、佛山(shan)同在(zai)廣東;
潮玩店、劇本殺(sha)店在沈陽廣(guang)為流行(xing);
百萬人擁有(you)博物(wu)館數量超過(guo)20家的分別為(wei)甘肅(su)(su)酒泉、安徽黃山、青海海北、甘肅(su)(su)甘南(nan),當然也與城市人口數量偏少(shao)有(you)關(guan)。

并不是(shi)小(xiao)城(cheng)市(shi)就沒有(you)機會成為網紅,形成獨特的(de)城(cheng)市(shi)特色才是(shi)發展(zhan)之(zhi)道。
“不是每個城市都要成為深圳。對城市的評價標準不能太單一。小城市可以保持綠水青山,把旅游、農業、特色產業做好。”孫不熟表示,很多Z世代的年輕人,確實更愿意去一些壓力比較小的休閑一點的城市,小城市更該把這部分不想去大城市“卷”的人留住,把年輕人服務好。
網紅城市(shi)如(ru)何才能(neng)長紅?
流(liu)量(liang)經(jing)濟時代,依靠(kao)短(duan)視頻可以獲得(de)巨(ju)大(da)的關注度,那之后呢?
首批網(wang)紅(hong)城(cheng)市(shi)出圈,很多城(cheng)市(shi)都在模仿,仿佛(fo)哪里都是千年古鎮,主題公園千篇一律,美食街(jie)容納大(da)江南(nan)北(bei),不(bu)知身處何處。但是同樣的話題并沒有批量制造出更多的網(wang)紅(hong)城(cheng)市(shi),人們(men)也逐(zhu)漸(jian)失去熱情(qing)。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網紅城市還是區域競爭力的體現,城市評價標準不能太單一,獨特的城市特色才是核心吸引力。網紅城市不需要下一個重慶西安,而是要形成個性化的城市魅力。它可以是獨特的自然景觀,也可以是悠久的傳統文化底蘊,管理者們需要講好自己的城市故事。
中國旅游協會休閑度(du)假分會秘書長(chang)曾(ceng)博偉曾(ceng)公開指出,光(guang)有話題(ti)和熱度(du)而沒(mei)(mei)有核心的(de)吸引力是(shi)不行的(de),沒(mei)(mei)有哪個城市能通過短(duan)期的(de)現象級產物贏(ying)得可(ke)持(chi)續發展(zhan)。一個城市特色的(de)形成,其實是(shi)長(chang)期積累的(de)過程(cheng),也是(shi)更廣泛公眾認同的(de)過程(cheng),從網紅走向長(chang)紅,這(zhe)個周期可(ke)能是(shi)幾十年(nian)。
根(gen)(gen)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旅游研究中心(xin)特(te)約(yue)研究員王笑宇的(de)總(zong)結(jie)(jie),網紅城(cheng)市(shi)需(xu)具(ju)備幾個基本(ben)條(tiao)件,首先是公共基礎服務完善,其(qi)次是獨特(te)的(de)主題IP基因(yin)與城(cheng)市(shi)文(wen)化(hua)的(de)結(jie)(jie)合,最根(gen)(gen)本(ben)的(de)還是要有較強的(de)城(cheng)市(shi)產業經濟條(tiao)件,并(bing)且(qie)一定是三產不斷升級、高(gao)端制造業、服務業等產業結(jie)(jie)構(gou)不斷優化(hua)。
成為“網紅”,只是城市高質量發展的起點,而不是目的。
21世紀經濟(ji)(ji)報道“中國潮(chao)經濟(ji)(ji)”項目(mu)組將持續發布網(wang)紅(hong)城(cheng)(cheng)市(shi)(shi)(shi)百(bai)強榜,不僅是從(cong)網(wang)絡熱度監測當前城(cheng)(cheng)市(shi)(shi)(shi)的網(wang)紅(hong)程(cheng)度,還(huan)希望成為(wei)試(shi)金石,尋(xun)找出更具魅力的長紅(hong)城(cheng)(cheng)市(shi)(shi)(shi)。
“2021網紅城市百強榜(bang)”完整名單(dan)及評價體系↓↓↓



【備注】
(1)榜單統(tong)計(ji)時間截至(zhi)2021年8月31日,統(tong)計(ji)樣本為337個地(di)級及以上城(cheng)市(shi)(包(bao)括(kuo)州、地(di)區、盟(meng),不(bu)含港澳(ao)臺地(di)區),為方便統(tong)計(ji)皆以城(cheng)市(shi)統(tong)稱。
(2)數據來源:21數據新聞實驗室、京東大數據研究(jiu)院、智聯招(zhao)聘、啟(qi)信寶、各地統計公報或年鑒、wind、攜程(cheng)、非常(chang)準、各機(ji)場官網、12306、貓眼(yan)、大眾點評(ping)、抖音、百度(du)搜(sou)索(suo)、新浪(lang)微博等。
(3)武漢、南(nan)京、鄭州等部分城市的網絡熱度指數已剔除(chu)疫情、災難事故的影響。
(4)部分(fen)城市(shi)未公布接待游客人(ren)次(ci)和旅游收入(ru)中任何一(yi)項,以(yi)0計入(ru);重慶(qing)按(an)2020年A級景區接待人(ren)次(ci)的下(xia)滑幅度(du),在2019年數據的基礎上(shang)估算2020年總接待游客人(ren)次(ci)以(yi)及(ji)旅游收入(ru)。
(5)關于(yu)榜單和數據,有疑問請聯系(xi)zhangnan@shccc.net、xiezhen@shccc.net
參考文獻:
[1]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報告|未來15年,中國城市格局將發生重大變化》[EB/OL].//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479541.2021-09-13.
[2]馬駿,沈坤榮.“十四五”時期我國城市更新研究——基于產業升級與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視角[J].學習與探索,2021(07):126-132.
[3]沈陽.網紅城市如何一直紅下去[J].人民論壇,2019(30):130-131.
[4]新旅界李楚薇.《網紅城市的“成功學”》2021/5/13.
[5]21世紀經濟報道劉茜.《武漢國慶接待游客量增長近三成,科技賦能網紅景點“長紅”》202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