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ri),2024金融(rong)(rong)街論(lun)壇年會(hui)(hui)在北京開幕。本屆論(lun)壇年會(hui)(hui)以“信任和信心(xin)——共商金融(rong)(rong)開放合作 共享經濟穩(wen)定發(fa)展(zhan)”為主(zhu)(zhu)題。央行行長(chang)潘功勝,國家金融(rong)(rong)監督管(guan)(guan)理總局(ju)局(ju)長(chang)李云澤,證監會(hui)(hui)主(zhu)(zhu)席吳(wu)清,央行副行長(chang)、國家外匯管(guan)(guan)理局(ju)局(ju)長(chang)朱鶴新(xin)出席開幕式并發(fa)表演講。
演講要點如下: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
- 支持資本市場穩定發展的兩項政策工具,已組建專班,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文件今天正式發布實施。
央行提供股票回購、增持(chi)再貸款有特定指向性,信(xin)貸資金(jin)不能違(wei)規進入股市是底線。
助力資本市場(chang)穩(wen)定發展(zhan)的兩項工具,完全基于市場(chang)化原則,互換便(bian)利(li)不是央行直(zhi)接(jie)提供資金(jin)支持。
9月27日,已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預計年底前視市場流動性情況,擇機進一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25-0.5個百分點;下調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0.2個百分點;中期借貸便利利率下降0.3個百分點。今天早上,商業銀行已經公布下調存款利率,預計21號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也會下行0.2-0.25個百分點。
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云澤:
- 將引導金融機構持續加大金融供給,不斷優化資源配置,加快暢通資金循環,全力支持經濟回升向好。
- 支持金融資產投資公司在支持科技創新方面發揮更大作用。目前新一批18個試點城市簽約意向規模已超過2500億元。
引導金融機構持續加大金融供給,全力支持經濟回升向好;供需兩端發力,打通信貸投放堵點卡點;發揮銀行融資主力軍作用,“善貸”“愿貸”“敢貸”是關鍵。
以更高標準、更大力度、更實舉措持續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新批設多家外資金融機構,法國巴黎保險集團聯合德國大眾汽車金服海外公司獲批在京設立財險公司、美國保德信保險公司獲批在京設立保險資管公司等。
堅持(chi)“兩個毫不(bu)動(dong)搖”,一視同仁(ren)加(jia)大對(dui)民營企業小(xiao)微(wei)企業支持(chi)力度。按照“直達基層、快速(su)便捷、利率適宜(yi)”目標,推動(dong)小(xiao)微(wei)企業融資協調工(gong)作(zuo)機制盡(jin)快落(luo)地見效。加(jia)快落(luo)實(shi)中(zhong)小(xiao)微(wei)企業無還本(ben)續(xu)貸政策(ce),擴(kuo)大覆蓋范圍,降低“過(guo)橋”成本(ben),切實(shi)提高企業獲得感(gan)。
打好(hao)保交房(fang)(fang)攻堅戰,助(zhu)推(tui)房(fang)(fang)地(di)產市場止跌回穩。加(jia)快(kuai)城市房(fang)(fang)地(di)產融(rong)資協調機制擴圍增(zeng)效,切實做到“應進盡(jin)進”“應貸盡(jin)貸”“能早盡(jin)早”。推(tui)動銀行(xing)機構(gou)用(yong)好(hao)用(yong)足政(zheng)策性和商業性金融(rong)工具(ju),促進盤(pan)活(huo)存(cun)量(liang)閑置土地(di)、消化(hua)商品房(fang)(fang)庫存(cun)。
統籌發(fa)展(zhan)(zhan)和(he)安(an)全(quan)(quan),積極營造良好金(jin)融(rong)環境。當前,重點領域風險(xian)正在穩步有(you)序收斂,銀行業(ye)保(bao)(bao)險(xian)業(ye)保(bao)(bao)持(chi)(chi)穩健運行,風險(xian)總體可(ke)控。我(wo)們將堅持(chi)(chi)在發(fa)展(zhan)(zhan)中化解風險(xian),以高(gao)水(shui)平安(an)全(quan)(quan)保(bao)(bao)障高(gao)質量發(fa)展(zhan)(zhan)。夯(hang)實可(ke)持(chi)(chi)續發(fa)展(zhan)(zhan)基礎。拓(tuo)寬資本補充(chong)渠(qu)道,支持(chi)(chi)大型銀行加快補充(chong)核心一級資本,拓(tuo)展(zhan)(zhan)信貸(dai)增長空間。
引(yin)導各(ge)類銀(yin)行保(bao)(bao)險機構完(wan)善定(ding)位和治理,強(qiang)化(hua)內部(bu)控制和風險管理,提高風險抵御能(neng)力。加(jia)強(qiang)配套政策保(bao)(bao)障(zhang)。深化(hua)信用信息共(gong)享,促進銀(yin)政企(qi)高效對接,完(wan)善風險分擔補(bu)償(chang)機制,嚴厲打擊(ji)非(fei)法中介,著力優(you)化(hua)金融服務生態。
堅持精(jing)準規范執法(fa)。聚(ju)焦“關鍵(jian)人”“關鍵(jian)事”“關鍵(jian)行為”,防控(kong)實質風險,解(jie)決(jue)實際問題(ti),把好(hao)(hao)監管邊(bian)界,實現政(zheng)策效(xiao)(xiao)果、法(fa)律效(xiao)(xiao)果、社(she)會(hui)效(xiao)(xiao)果相統(tong)一。守牢金融安全底線。有序推動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把握好(hao)(hao)時度效(xiao)(xiao),堅決(jue)防止風險外(wai)溢。
加強利(li)率傳導(dao)和(he)資產負債管理,有效(xiao)應對凈息差收窄和(he)利(li)差損風(feng)險(xian)。指導(dao)銀行機構(gou)配(pei)合做好隱(yin)性債展(zhan)期(qi)重組置換,積極支(zhi)持化(hua)解地(di)方政(zheng)府債務(wu)風(feng)險(xian)。
證監會主席吳清:
- 批復同意20家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申請央行互換便利。
進一步深(shen)化資(zi)(zi)本(ben)(ben)市場改(gai)(gai)革,研究制定深(shen)化資(zi)(zi)本(ben)(ben)市場改(gai)(gai)革方案,深(shen)化資(zi)(zi)本(ben)(ben)市場投融(rong)資(zi)(zi)改(gai)(gai)革。
允許合(he)法(fa)合(he)規減(jian)持,但堅決打擊違規、繞道減(jian)持。對近期(qi)發現的違規行為,已要求回購、差價上(shang)交(jiao),負一定責任。
針對一二級市(shi)場定價、投資者保護等問題(ti),將以典型案例為抓(zhua)手,取得實(shi)效。
進一步(bu)增(zeng)強政策穩定性(xing)、透明度和可(ke)預期(qi)性(xing),讓各(ge)類資(zi)金都能(neng)夠發展得越來越好。
證監(jian)會將堅定(ding)不移持續推進市場、機構全(quan)方位制度型開放,拓(tuo)寬境外上市渠道,鼓勵(li)外資(zi)機構來(lai)華(hua)投資(zi)展業。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朱鶴新:
- 今年以來,我國外匯市場運行的內外部環境更加復雜。全球經濟增長動能減弱,貿易保護主義加劇,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預期反復調整,國際金融市場波動明顯,地緣政治經濟風險上升,不確定不穩定因素增多。國內經濟運行也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 不過,朱鶴新也指出,面對各項風險挑戰,我國外匯市場總體經受住了考驗,表現出較強韌性。人民幣匯率在雙向波動中保持基本穩定,外匯市場交易理性有序。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經常賬戶順差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處于合理均衡區間。
目前外商直接投資(zi)有所改善,外資(zi)配置人民幣資(zi)產(chan)提升。未來,我國(guo)外匯市(shi)場穩(wen)健(jian)運行(xing)、國(guo)際(ji)收支平衡(heng)仍是(shi)總基(ji)調。
我國(guo)外(wai)匯市場穩(wen)健(jian)運行、國(guo)際收支基本平(ping)衡仍將(jiang)是(shi)未來形勢發(fa)展主基調(diao)。經常賬戶將(jiang)在(zai)維(wei)護(hu)國(guo)際收支平(ping)衡中繼(ji)續發(fa)揮基礎性(xing)(xing)作用,跨境資本流動(dong)穩(wen)健(jian)性(xing)(xing)有望增強,外(wai)匯市場韌(ren)性(xing)(xing)將(jiang)繼(ji)續提升(sheng),外(wai)匯儲備將(jiang)繼(ji)續發(fa)揮維(wei)護(hu)國(guo)家經濟(ji)金融穩(wen)定的(de)“壓艙石”作用。
聚焦高水平對外開放,著力提升資本項目開放的質量。首先,研究制定外商投資(FDI)外匯便利化中期改革方案。著力提升外商投資匯兌便利,優化外匯登記、賬戶、資金使用等管理要求,簡化業務流程,縮減管理鏈條,為外資企業在華展業興業營造良好環境。其次,穩步推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優化合格境外投資者制度,支持壯大耐心資本。會同有關部門推動擴大債券市場高水平開放。再次,深化跨境融資管理改革。服務國家戰略,實施差異化外債管理。優化跨境融資便利化試點安排,將更多輕資產的初創、小微企業納入試點,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圍(wei)繞發展新質生產力,以科(ke)創(chuang)企(qi)業(ye)、中小(xiao)微企(qi)業(ye)為(wei)重點做好金融“五篇大(da)文章”,強化對重大(da)戰略、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全(quan)鏈條外(wai)匯服務。
聚焦提升開放監管能力和風險防控能力,加強外匯市場“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管理。宏觀方面,完善跨境資金流動監測預警和響應機制,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和預期引導,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微觀方面,落實監管“長牙帶刺”、有棱有角要求,充分運用監管科技,強化外匯領域監管全覆蓋,嚴厲打擊各類外匯違法違規活動,維護外匯市場健康秩序。
聚焦外匯政策實效和人民群眾的切實感受,加強政策評估和市場溝通。堅持以是否符合國家戰略定位、是否符合地方發展實際、是否取得惠企利民的改革實效為標尺,對北上廣等重點地區、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等重要外匯政策落地情況開展全面評估,有針對性地推動政策優化升級,適時復制推廣。加強市場溝通和開門問策,找準改革發力點和突破口,不斷增強經營主體改革獲得感。
來源:21世紀經(jing)(jing)濟報道,部分(fen)綜合自新華財(cai)經(jing)(jing)

